上古
金堂县地古为梁州境域。
商、周、春秋战国
为蜀国地。
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灭蜀后入秦国蜀郡版图。
西汉
高祖六年(前201年),割巴郡、蜀郡地,置广汉郡,郡治设在乘乡县。乘乡即今四川省金堂县赵镇东。 共2张 金堂县地图
东汉、西晋
属广汉郡新都县东地、雒县东南地及犍为郡牛鞞县西地。
东晋
安帝义熙九年(413年),晋将朱龄石率军讨平占据蜀地的谯纵后,因牛鞞县东山地区扼成都东部门户,建置金渊戍,戍所在(今县治东南淮口镇)州城村,因戍所前江水出金沙,江中有深渊而得名。此为县境有建置之始。
南北朝
县境仍然主要为新都、雒、牛鞞三县之属地。[6]
西魏废帝二年(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梁益州刺史萧纪派军东下与梁元帝对抗。梁求西魏援助,西魏派军平蜀后,于金渊戍所建置金渊郡,又割新都县、雒县、牛鍸县各部分地区建置金渊县、白牟县,隶属金渊郡。郡治与金渊县治同城,驻今淮口镇州城村;白牟县治驻今青白江区城厢镇。
北周时(557—581年),废金渊郡,并白牟县入金渊县(白牟县城废为古镇),改属武康郡。金渊县治驻今淮口镇州城村。
隋初,金渊县仍属武康郡。
开皇三年(583年),废武康郡,金渊县隶属益州。
仁寿二年(602年),隶属简州。
仁寿三年(603年),分绵竹县、玄武县、金渊县、飞乌县,建置凯州,金渊县改属凯州。
大业二年(606年),废凯州,金渊县往隶蜀郡,县治驻今淮口镇州城村。
武德元年(618年),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金渊县为金水县,隶属益州。
武德三年(621年),金水县改隶简州。县治仍驻今淮口镇州城村。
咸亨二年(671年),割新都、雒、金水三县的部分地区建置金堂县。以县界有金堂山而得名。隶属益州。当时县治驻新生村俗称“旧城子”(现赵镇韩滩社区内)。[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