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介绍了模锻件及锻造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锻设备选择等资料;提供了设计锻造模具所需的各种数据和模具新结构示例,特别是加强了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型模具结构和设计方法的介绍。力求使该手册具有锻模设计手册与图册的双重功能。
本书是锻造模具设计的综合技术手册,编写过程中力求使书的内容丰富、先进、实用、简明、重点突出、通俗易懂,书中所用的各种数据、公式、图、表力求做到易读易用,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
本书可作为锻造模具设计技术人员的专业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本科生相关课程的设计参考资料。[1]
第1章 概 述
1.1 成形工艺方案的选择
1.2 模锻工艺设计与工艺过程
1.2.1模锻工艺设计
1.2.2模锻工艺过程
1.3锻模设计
1.3.1锻模的分类
1.3.2锻模设计的程序
1.4锻模设计与锻件尺寸精度
第2章 锻件常用金属材料及锻造温度范围
2.1 锻件常用钢料及其锻造温度范围
2.1.1 常用钢材牌号表示方法
2.1.2 常用钢材的线胀系数及收缩率
2.1.3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其他物理性能
2.1.4 锻件常用钢材的锻造温度范围及锻后热处理工艺参数
2.2 锻件常用有色金属材料及其锻造温度范围
2.2.1 常用有色金属材料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2.2.2 常用有色金属的线胀系数及收缩率
2.2.3 常用有色金属的其他物理特性
2.2.4 有色金属的锻造温度范围
第3章 模锻坯料的准备
3.1 模锻坯料原材料的要求与检验
3.1.1 对模锻坯料原材料的要求
3.1.2 模锻坯料原材料的检验
3.2 模锻坯料体积(质量)计算
3.2.1模锻坯料体积(质量)计算的依据和公式
3.2.2工艺余料的确定
3.2.3常用原材料单位长度质量的计算
3.2.4常用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
3.3 常用钢材的允许偏差
3.4 模锻件毛坯下料方法
3.4.1 下料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3.4.2 剪切下料
3.4.3 锯切下料
3.4.4 冷折下料
第4章 模锻件加热
4.1 模锻件的加热
4.2 中小钢坯和轧材加热时间的确定
4.3 钢坯的加热
4.3.1 钢坯加热规范
4.3.2 锻件半成品坯料的加热
4.3.3 混装炉时的加热工艺规范
4.3.4 锻件修整加热
4.3.5 金属的加热缺陷
4.4 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