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成立于2007年4月。 建筑艺术学院
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和景观设计系,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研究实践机构和模型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等系列教学实验室。
学生人数:641人,其中本科生555人,硕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15人。
师资概况: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2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丁红旗
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邵健
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凯生[1]
建筑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建筑专业始设于1928年,学脉深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他校,1984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2003年重立建筑艺术系时,在国内率先提出培养“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设计人才,于2007年成立建筑艺术学院。该院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为立足点,以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致力于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平等沟通,推动本土原创性的建筑、城市、环境与人居的原创性设计,努力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系和景观设计系,强调以动手实验为突出的教学特色,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实验室等研究实践机构和可持续建造、城市空间地理数字模拟、人居环境和景观生态等系列教学实验室。[1]
建筑艺术系是以研究本土原创性实验建筑为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致力于探索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复兴本土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器具的整体营造方式。注重培养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个性与共性互存、人与建筑营造和谐的创造性人才。学制五年。 学科带头人:王澍院长
学生人数:187人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实践、城市设计研究、中外建筑史、园林考察、民居测绘、木工基础、砌筑基础、建筑制图、现场营造
现任系主任:王 澍(兼)
城市设计系是中国首个开设的以城市设计为专业主导方向的新兴系科。它的建立代表了国内建筑界和城市规划学界开始对城市建筑活动和相应的城市学科传统建制进行系统的反思和再造,意味着针对城市研究和教育体系的一次全新变革。城市设计专业以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拥有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在个人修养及公共审美品位上得到良好训练,在理性、感性和艺术之间能够建立有机平衡的高素质的跨越型城市规划类专业人才。学制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