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寺坐落在“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左右两侧环绕的山峰,犹如两条飞龙落下河谷,拱背弯腰,腾挪围抱;寺院建筑在两山合抱的一个石山嘴上,宛若一颗二龙嬉戏的宝珠。山豁口有苍老挺拔的大松树,走在松树林间的蹊径,再听飒飒的松风,给人一促静寞幽深的感觉。 共5张 镇海寺
入寺四望,南侧的山峰,长满密密麻麻的杉树和杨树,北侧的山巅上,千年古松出于(山免)岩石之中。这里是五台山的一处风景区,浓荫苍翠的古松掩映山寺,在五台寺庙区还是少见的。
寺内康熙五十年正月御制碑文言:“兹镇海寺者,乃交口之幽丛,当台怀之胜概,崇基峻刹,缁流禅诵之堂,奥境灵区,法驾经行之地。” 共34张 镇海寺
镇海寺创建于明代,占地1620平方米。平分为前院、后院、南院三部分,共有各种建筑100余间。天王殿内脊梁下题记有“大清康熙四十九年岁次庚演孟夏吉旦,敕封清修禅师乃提督五台山番汉大喇嘛鼎增监错奉旨重建,住持朋错垂旦谨志”,说明是康熙年间重修。前院中轴线上有三重大殿,从东至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
寺庙正中的空门也是这座寺庙的天王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里面正中供的是笑哈哈的大肚弥勒佛。来往香客一进寺庙看到弥勒佛就有一种欢喜吉祥的感觉。背面是精明强悍的石雕韦驮菩萨,殿的左右两侧是怒目凝视的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这座天王殿和其它寺庙的天王殿大同小异福。第二重殿是寺庙的大雄宝殿,也是寺庙的主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又为转角殿,殿内正面佛堂上供“横三世佛”,中间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像高1.7米,都为木雕。三世佛背面是送子菩萨,两旁为善财和龙女。
南院又称永乐院,院内有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灵塔,所以又称塔院。东院伽蓝殿,殿中主供伽蓝菩萨关羽及周仓、关平、赤兔宝马、马童一组塑像。院中有送子观音松和长寿松两棵。[1]
共19张 镇海寺风景照1
寺院坐西向东,占地162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十五世、十六世章嘉活佛肉身舍利殿,下院为寺院的主体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关公殿、祈福殿、塔院,皆为清代建筑。塔院内有三世章嘉活佛若贝多吉的肉身舍利灵骨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现仅存有四座大殿,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
音殿和关公殿,其中观音殿又称文殊殿,殿内供奉有五尊菩萨,两侧是十八罗汉。寺后有一座小院,院内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墓塔八面雕有精细的人物图案。章嘉活佛是黄教中一个历代沿袭的职位,其地位仅次于达赖、班禅活佛。康熙皇帝尊章嘉活佛为“大国师”,让其统管内蒙五十旗。 镇海寺
第十九世章嘉活佛、即末世活佛被袁世凯委任为北京、西宁、五台山黄教的首领,后来还担任了国大代表。这个末世活佛在五台山拥有极大权力,因镇海寺是他的行署,所以镇海寺的规模也日渐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