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医学部副主任[8] ;现任中国防痨协会标准化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基础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防痨协会基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 。
陈心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核免疫的基础和转化研究[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5项、牵头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1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1] 。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感染免疫);在Nature、Nat Microbiol、Nat Commun等杂志发表80余论文[2] 。有关结核病细胞免疫及转化医学研究主要成果,获得2013年广东省进步二等奖,2011年和201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首届深圳市自然科学奖(2010年),2015年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 。
2006年 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博士学位[1]
(1)2015 - 2016年连获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
(2)2013年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励,二等奖;2013年广东省进步二等奖[1] 。
(3)2012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 。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核菌感染诊断试剂盒,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
作为项目负责人,累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1] 。
(1)2017年:菌阴结核病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题课题)[1]
(2)2017年:DNA甲基化在结核菌下调CD4 T细胞表面IL-6R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
(3)2015年:感染免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