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词典解释1. (said of ringing statements) to rouse the deaf and enlighten the benighted; to awaken the laggard and to arouse the phlegmatic

中文: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头脑糊涂麻木,是非不明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英文:people who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the mysteries of some field or activity.

近义词:醍醐灌顶

反义词:如堕烟海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成语

年代: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震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正音:聩,不能读作“ɡuì”。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震耳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张巨龄先生曾在《光明日报·文荟副刊》撰文认为,“震耳发聩”这个常用成语的“聩”字,是一个几乎被所有人都在误书的字。他写道,“包括我们一切出版物在内”,都将“聩”字误书了。他呼吁,“在语言规范化、标准化日益加强,应当由国家语言文字的相关机构予以规范,将这个(指“震耳发聩”的“聩”字)被误书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常用成语,恢复本来面貌:振聋发聩。”

姑且不论这种注释是否确切,单是“聩”字引起的误解,就值得很好地研究一下。

“聩”的常用义项是“聋”。但是在这个成语中,前边已经有了一个“振聋”,后边的“发聩”,就不应该再表示同样的意义了,正如“装疯卖傻”,“装聋作哑”这样的成语一样。所以,我以为这个“发聩”,应当表示“使眼睛不明者能看见”,但“聩”确实当作“目”讲。那么,这个字就应当是另外一个同音形近字:“瞆”。其左边是“目”,而不是“耳”。

笔者保存着一份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版的《正宗爱国报》创刊号的原件,该号第5版在述及“本报的章程”时,就有一句关于欢迎“振启国民聋瞆的谠论”的话,其中“瞆”,就是“目”字旁,表示“盲”的意思。

据查,“瞆”,音Kuì。宋王洙、胡宿二人所编,而由司马光呈上的《类篇》一书中注云:“目无精也”。清代文人叶燮的《原诗》里曾有所谓“其余非戾则腐,如聋如瞆不少”的描述,其中的“聋”、“瞆”同时出现,就分别表示两种状况,即“耳不聪”与“眼不明”。此外,《正字通》、《广韵》、《篇海类编》、《字汇》等工具书里对“瞆”的注释,分别是“目昏”、“目疾”、“目病”、“目风疾”等。总之,无一例注作“聋”。

相关查询:
最新查询:内果皮 人造行星 地主阶级 向阳镇 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马蹄胡萝卜煲龙骨 新笑傲之我是西门吹雪 都不好 接收器 还乡团 定襄县 杨梅镇 无常殿 公检法司 侗族饮食 叶沿林 neutrophilicgranulocyte 慢动作 景洪市 Fandango 车氏凤尾藓 李森科主义 那彦成 英国突击队 野山椒炒牛蛙 Saint-Quentin 青峰寨 猪肉马蹄馅馄饨 容易受伤的女人 原作者 办公设备 胡萝卜素 蛤蜊炒韭菜 滑车神经 修道院之岛赖兴瑙岛 杜仲海参 shoulders SuperMap 元器件 库拉索岛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 九州战 Whitmore 墨竹工卡县 违反规定 保密性 专利权滥用认定专论 威非尔特 拉脱维亚 documents 非金属元素 盐阜区 复变函数论方法 泼水粑粑 剩余劳动力 思金拉措 食品卫生标准 acgfuture 虎方 哈登角琴 学院工笔:首届全国青年工笔画新锐艺术展 Jana+Cova 成功大师的100堂财富课 享寿族 俞律 三盐基硫酸铅 葛野川抽水蓄能电站 悲喜剧 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 化州市 空尘月光 杨德锋 朋友再干一杯 假若一切都是梦 埠口港 重砂矿物 党通局 Tricholomopsis 震耳发聩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09秒 内存2.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