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角到赤道和北回归线几乎是等距离的。它主要由从东非大裂谷升起的群山组成的,该裂谷是从土耳其到莫桑比克的一条地壳的裂缝,把非洲(指黑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指阿拉伯非洲)分开。该地区大部分由于大裂谷造成了多山地形,其中最高峰位于埃塞俄比亚西北部的塞米恩山脉。广阔的冰川曾覆盖了塞米恩和贝尔山脉,但在全新世纪开始时都融化了。群山在红海边下降,形成巨大的悬崖,而在印度洋边这种下降趋势更为平缓、规律。索科特拉岛是索马里海岸以东印度洋中的一个小岛,面积3600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非洲的一部分,尽管管辖它的也门是亚洲阿拉伯半岛上最南部的国家。 东非大裂谷
在地质上,非洲之角地区和也门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大陆,大约1800万年前,在亚丁湾处断陷把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角地区分离。索马里板块的西界为东非裂谷绵延南至阿法尔凹陷的三向连接构造(三个板块的交界点)直至裂谷向南延伸近海海底的延续。索马里板块的北部边界是阿拉伯半岛沿沙特阿拉伯海岸的亚丁山脉。东部边界是印度洋中脊的中央,也就是嘉士伯海岭。南部边界是西南印度洋脊。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同时,东非大裂谷也是非洲之角最引人瞩目的地方。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
红海
2005年9月以来,大裂谷周边地区共发生了163次地震,[1] 裂谷每年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不等。埃塞俄比亚、英国等多国科研人员观测了埃塞俄比亚北部阿法尔(Afar)地区的一系列地震后发现,裂谷出现了新裂痕。这一裂痕由于地震余波引起的几率只有8%。英国地球物理学家蒂姆·赖特(Tim Wright)认为,最大的成因是有超过2.5立方千米的熔岩注入了该板块中,再度“撕开”了达巴胡火山裂缝。也就是说,长此以往,非洲很有可能被一分为二,非洲之角届时将成为第八大洲。
气候条件尽管靠近赤道,但非洲之角基本上是一干旱地区。这是因为,为萨赫勒地区和苏丹地区带来季节性降雨的热带季风是从非洲之角的西方刮来的,因此,季风到达非洲之角的边缘地区如吉布提和索马里西北部时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湿气,从而导致非洲之角的大部分地区没有接收到季风带来的大量降雨。而在非洲之角西部的向风面、埃塞俄比亚中部和厄立特里亚极南部,仍能接收到季风带来的较为丰富的降雨。在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山区每年的降雨量超过2000毫米,即使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的降雨量也有570毫米。这部分降雨是远离埃塞俄比亚的很多地区唯一的水源,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埃及,它按降雨量来算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国家,但就是因为这部分降雨使之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