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校址位于上海市江湾平昌街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参与建校的教师来自交通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3所学校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学校成立后,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管理局,由其代表中央高等教育部负责领导。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张江树教授出任院长。[3][113][131][132][133][134]
1953年5月,学校选址市郊龙华区的沪杭铁路线以南、原沪闵路以西、梅陇镇以东区域为新校区,置门牌于梅陇路130号,9月,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学校。同年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化学制药工学专业。[137][138][139] 华东化工学院校门
1954年8月,学校正式迁址梅陇。[114][113] 同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调干生。[4] 同年9月,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并入华东化工学院。[113] 同年秋季,学校全部专业按照苏联办学模式,开始改4年学制为5年。[5]
1955年,中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创办于华东化工学院。[16][135]
1956年11月,学校获准首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115] 同月,学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6]
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列入64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行列,隶属教育部直接领导。[113]
1965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三线建设华东化工学院等4所重要大学分校,学校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省自贡市黄岭建设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59][60]
1966年,“文革”爆发后,学校停止招生。[7] 1967年1月12日,学校工作全面瘫痪。1969年12月26日,根据中央要求,学校下放上海市领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