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那里,人格、思想、艺术,是一个极其健全面又充满内在矛盾张力统一体。不但在中国,他是唯一的;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有的特异者。
“语录”一词,对于经历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风雨的人们,会唤起怎样的记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的思想、人格,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简单的“摘句”来体现。对于想要全面了解的读者来说,对原著的阅读是惟一的途径。只是原著的阅读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尤其在当下,尤其当我们面对的是鲁迅。从这一角度看,一本能够基本客观的“语录”选摘,能够为有需要的阅读做一些有益的引导,总还是件不坏的事情。
作为选编者,林贤治先生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如他在前言中所言:“力求显示鲁迅思想和人格中的实质性和丰富性,确是着手的初衷。”
鲁迅的著作中,充满着战斗精神,创造精神,以及为劳苦大众请命的精神。
——许寿裳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的回答:是鲁迅。……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郁达夫
他的存在比起高尔基的存在更为清洁。
——(日)山本实彦
伏尔泰是高喊反抗而切恨宽容的,是他燃起了法国革命。同样的,鲁迅是更努力的在激发中国大众的情绪来反抗一切精神上物质上不可忍受的痛苦,拿鲁迅与伏尔泰相比拟,真是再恰当不过。对于专制制度的反抗,他们处于不同的国度,却同是一员猛将。
——(美)埃德加·斯诺
他体现着新与旧的冲突,同时也体现着另一些超越历史的更深刻的冲突。他从不曾得到他的同时代人胡适和周作人所曾享有的那种宁静的心境,但他却是比我们中间任何一个都更具伟大的天才。
——(美)夏济安
西方文化研究忽略了鲁迅的作品实为一种耻辱,任何无知的借口都无法弥补这个缺陷。
——(美)詹姆逊
一 中国人
二 中国社会
三 中国历史
四 权务者
五 奴隶与奴才
六 文人,学者,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