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和他的家族原居于苏美的乌尔(或作吾珥,位于现今伊拉克南部)。他的父亲他拉来自于迦勒底人统治的乌尔察底斯,可能位于两河流域南部,但一些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相关人士认为乌尔察底斯在两河流域北部(今土耳其)。
亚伯拉罕全家迁徙到哈兰(在伯拉大河今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父他拉就死在哈兰。之后亚伯拉罕又和他的妻子撒莱、罗得(亚伯拉罕的弟弟哈兰之子)、和跟随他的众人往迦南地去。神要亚伯拉罕前往指示他去的地方并承诺必赐福给他,叫他的名为大,使亚伯拉罕“成为大国”。亚伯拉罕便到迦南的示剑,并在摩利橡树的地方受到神的启发。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拉罕便在那里为神建了一座坛。从那里又迁到伯特利的东边的山,支搭帐篷;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又在那里建坛奉献给耶和华,求告耶和华的名。自此之后便渐渐迁往南地(死海西南的尼革地)。
亚伯拉罕由于饥荒到埃及避难,因怕妻子撒拉的美貌会引起埃及人的邪念、危害他自身安全,便先后向不知名的法老和基拉耳王-亚比米勒称撒拉是他的妹妹(事实上,创世纪20:12节的亚伯拉罕表明他们本是同父异母,希伯来原文里亚伯拉罕解释撒拉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再加上创世纪里的族长遵守与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姊妹订婚的规定)。尽管如此,撒拉还是被法老带到后宫,并准备娶她,厚待亚伯拉罕,给他许多牛羊、骆驼、驴子、奴婢,耶和华因此降灾于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把亚伯拉罕招来问清楚之后,把撒拉还给他,并叫他离开[2] 。亚伯拉罕和撒拉便离开了埃及(以撒也在基拉耳碰到类似的事情)。
亚伯拉罕离开后便回到艾,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直到他的牧人和侄子罗得的牧人起争执,因为两人的牛羊太多,放牧的地方不够,亚伯拉罕便提议分开[3] 。亚伯拉罕让罗得先选地,罗得便选了约旦河的全平原,他自己迁到希伯伦幔利的橡树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建了一座坛。
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搬迁到约旦平原的所多玛城居住,碰上所多玛王联合周边的4个王反抗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王—基大老玛。基大老玛也联合其他4位王来征讨这个属国,于是一场4王对5王的战争爆发了。基大老玛胜利的镇压了平叛,并把所多玛城的人和财物带回本国。亚伯拉罕听见来报信的人说侄子罗得也被掳走了,就带着318位家仆追到大马士革把罗得与他的财产救了回来[12] 。
在亚伯拉罕75岁时,神应许亚伯拉罕有一个后裔并成为大国。到了亚伯拉罕85岁时,撒拉还是没有身孕,而且年纪也大了,于是她把自己的使女夏甲给了亚伯拉罕为妾。夏甲生下亚伯拉罕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以实玛利[4] 。
神在亚伯拉罕99岁的时候向他显现和他以割礼立约,并告诉他撒拉将为他诞下孩子。神与亚伯拉罕及后代立约——一个永世长存的约,作为这个约的记号和提示,所有的男子在生下来第八天都要行割礼。神的立约不适用于夏甲的儿子以实玛利子孙后代,而只适用于撒拉的后代。对于神要使撒拉怀孕一事,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亚伯拉罕已经是99岁,撒拉则是89岁[1] 。果然在亚伯拉罕100岁,撒拉90岁时,他的嫡子以撒出生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