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或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小枝被柔毛,有髓。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或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3-41,纸质或薄革质,对生或近于对生,基部偏斜,先端渐尖,全缘或有锯齿,有的基部二侧各有1-2大锯齿,锯齿尖端的背面有腺体。 共5张 臭椿属植物
花小,杂性或单性异株,圆锥花序生于枝顶的叶腋;萼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镊合状排列;花盘10裂;雄蕊10,着生于花盘基部,但在雌花中的雄蕊不发育或退化;2-5个心皮分离或仅基部稍结合,每室有胚珠1颗,弯生或倒生,花柱2-5,分离或结合,但在雄花中仅有雌花的痕迹或退化。[1]
翅果长椭圆形,种子1颗生于翅的中央,扁平,圆形、倒卵形或稍带三角形,稍带胚乳或无胚乳,外种皮薄,子叶2,扁平。[1] [2]
约10种,分布于亚洲至大洋洲北部;中国有5种,2变种,主产西南部、南部、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各省区。[1] 共11张 臭椿属
该属植物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1]
选良种壮苗或优树于落叶后挖根截成长15~20cm、粗1∙0~2∙5cm的插根两端削光利于其发芽和生根;削好后的插根分级后进行湿砂贮藏。贮藏时严防其腐烂;翌春土壤解冻后在催芽坑内进行催芽。插根萌芽后按50cm×50cm的株行距进行垄栽后覆塑料薄膜;插根垄栽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严防害虫并及时进行除萌、中耕、除草、施肥和浇水等抚育管理。当年生苗高达2∙0~2∙5m可出圃造林。[5]
选1~2年生地径粗1∙5~2∙5cm的臭椿实生苗作砧木;选优良品种的1年生发育充实的壮苗作接穗。接穗随采随接不需贮藏;嫁接方法通常采用劈接。可在砧木落叶后挖出在室(棚)内进行。劈接时接穗双削面长2∙0~2∙5cm光滑、平对准形成层后绑紧湿沙贮藏。翌春土壤解冻后移入地内加强管理确保嫁接成活率和接苗生长。也可在春季砧木萌芽前进行劈接。[5]
立枯病主要危害臭椿组培苗的茎基部或当年播种生长的嫁接苗茎基部,该病会造成被害部位坏死,继而使整个植株死亡。[6]
防治方法
首先要给树体施足基肥,施肥量为腐熟的鸡粪37500kg/hm2,或其他厩肥75000kg/hm2,以使树体生长健壮,进而提高树体抗性;其次,当立枯病病害发生时,可用72.2%的普力克水剂700~1000倍液喷洒茎基部或直接浇灌苗床,在阴雨季节更要频繁用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