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属,三尖杉属和榧树属以及红豆杉属等一起被置于红豆杉科。1907年,Neger认为三尖杉属植物的雌球花与红豆杉科其他属区别显著,将三尖杉属从红豆杉属从红豆杉科分出,首次建立三尖杉科。如今,三尖杉属通常被认为是三尖杉科包含的一个唯一的属。[6]
2011年,Christenhusz等根据分子系统学的资料,发表了一个裸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将三尖杉属放回到红豆杉科。[6] 2022年,杨永等发表了裸子植物的新分类系统,兼顾了形态和系统发生基因组学证据和研究成果,将三尖杉科与红豆杉科分开,仍将三尖杉属划分为一个单独的科三尖杉科。[7] [8]
常绿乔木或灌木,髓心中部具树脂道;小枝对生或不对生,基部具宿存芽鳞。叶条形或披针状条形,稀披针形,交叉对生或近对生,在侧枝上基部扭转排列成两列,上面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宽气孔带,在横切面上维管束的下方有一树脂道。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稀同株; 雄球花6-11聚生成头状花序,单生叶腋,有梗或几无梗,基部有多数螺旋状着生的苞片,每一雄球花的基部有一枚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的苞片,雄蕊4-16枚,各具2-4(多为3)个背腹面排列的花药,花丝短,药隔三角形,药室纵裂,花粉无气囊;雌球花具长梗,生于小枝基部(稀近枝顶)苞片的腋部,花梗上部的花轴上具数对交叉对生的苞片,每一苞片的腋部有两枚直立胚珠,胚珠生于珠托之上。种子第二年成熟,核果状,全部包于由珠托发育成的肉质假种皮中,常数个(稀1个)生于轴上,卵圆形、椭圆状卵圆形或圆球形,顶端具突起的小尖头,基部有宿存的苞片,外种皮质硬,内种皮薄膜质,有胚乳;子叶2枚,发芽时出土。[1] 共6张 三尖杉属物种
本属9种,中国产7种3变种,有三尖杉、海南粗榧、贡山三尖杉、西双版纳粗榧、粗榧、台湾三尖杉等种类。分布于秦岭至山东鲁山以南各省区及台湾。另有1引种栽培变种。[2]
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褐色或红褐色,裂成片状脱落;枝条较细长,稍下垂;树冠广圆形。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通常微弯,长4-13(多为5-10)厘米,宽3.5-4.5毫米,上部渐窄,先端有渐尖的长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3-5倍,绿色中脉带明显或微明显。雄球花8-10聚生成头状,径约1厘米,总花梗粗,通常长6-8毫米,基部及总花梗上部有18-24枚苞片,每一雄球花有6-16枚雄蕊,花药3,花丝短;雌球花的胚珠3-8枚发育成种子,总梗长1.5-2厘米。种子椭圆状卵形或近圆球形,长约2.5厘米,假种皮成熟时紫色或红紫色,顶端有小尖头;子叶2枚,条形,长2.2-3.8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下面中脉隆起,无气孔线,上面有凹槽,内有一窄的白粉带;初生叶镰状条形,最初5-8片,形小,长4-8毫米,下面有白色气孔带。花期4月,种子8-10月成熟。[3] 三尖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