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与中国三国时期(220年~280年)的主要政治
背景:
180年,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军中病逝,其子康茂德即位,性行残暴,众叛亲离,最后在192年被近卫军长官列图斯和情妇玛琪亚发动的宫廷政变下被自己的师傅摔跤手纳尔奇苏斯勒死在澡堂,安敦尼王朝灭亡。
184年,黄巾军起义席卷中国,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权倾朝野,司徒王允设计说服吕布,将董卓杀死。
酝酿:
192年康茂德被杀后,爆发了4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公元193年,潘诺尼亚总督塞维鲁获胜,建立了塞维鲁王朝(公元193-235)。然而这个靠讨好军人而存在的王朝是短命的。尽管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继位后,颁布了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帝国境内全体自由民的敕令,可仍然无助于统治的稳定。虽然经历塞维鲁妻妹茱莉亚米萨的不断努力维持,最后,这个王朝依然是在军人的哗变中灭亡了。 罗马皇帝卡拉卡拉
192年董卓被杀,李傕又控制了朝廷。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最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最终统一了华北。208年曹操率军南征宿敌刘备以及江东的孙权。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重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成联盟。其后与曹操爆发了赤壁之战,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战后,刘备占据荆州后又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攻取了刘备的荆州,自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罗马三世纪危机时期与中国的三国时期:
235年军队叛乱,塞维鲁外孙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塞维鲁王朝灭亡,罗马进入了三世纪危机时期。亚历山大塞维鲁死后,元老院和军队先后推举几任皇帝均为战死或被害。253年,瓦勒良和加里恩努斯即位,分别率两支大军在东部和西部对抗波斯人和日耳曼人,开启了分东西两部的先河。259年莱茵河地区将领波斯杜穆斯成立高卢帝国,267年东部的巴尔米拉也宣布独立,成立帕尔米拉帝国。奥勒良即位后将罗马重新统一。但随即帝国政治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先后多位皇帝死于非命,边境危机风起云涌。从235年至284年,罗马先后出过24个皇帝,但只有一位是病死的。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戴克里先即位后于284年结束了三世纪危机,开启了四帝共治的时代。
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灭亡,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223年,刘备攻打孙权,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崩于白帝,诸葛亮受命托孤,执掌蜀汉,再度与孙权联盟。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开始,但最终逝于五丈原,未竟大业。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的大权。263年,掌握了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蜀汉皇帝刘备与他的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