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普通氢弹是在原子弹的基础上,外面包一层热核材料(氘、氚),由裂变反应放出热量导致聚变反应,进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为它是通过重核裂变触发轻核聚变,所以,在物理学上又将氢弹称为双相弹。三相弹是在普通氢弹外再包一层贫铀(铀238)材料。铀238这种用于坦克装甲和穿甲弹的廉价材料虽然平时很安分,但当氢弹发生核聚变时会产生大量高能中子,铀238的铀核会引起裂变,产生出能量和裂变中子,前者增强了杀伤威力,而后者反过来冲击氢弹中的锂-6材料,制造出新的氚。可见其原理是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三个过程,所以叫三相弹。它使普通二相弹的威力得到了成倍提高。 氢弹爆炸过程示意图
三相弹也称氢铀弹,爆炸时先由中心的铀235或钚239裂变产生超高温,在这条件下氘(dao,符号D)和氚(chuan,符号T)【均为氢的同位素】进行热核反应,如同氢弹一样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大量快速冲击中子,其速度超出每秒五万千米,能量很大,在这样高速的中子流的持续轰击下,外层的铀-238这种平时不易裂变的原子也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获得氢弹和原子弹的双重爆炸威力。同时,这种爆炸产生的铀-238碎片很多,于地面形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严重,从杀伤力的角度来说更加威慑。 大当量三相弹爆炸效果
打个通俗的比方,有个叫原子弹的家伙穿上件热核材料做的马甲就成了氢弹,后来又在外面套上件贫铀材料(铀238)做的防弹马甲就改叫三相弹了。
前面说了,三相弹就是一种氢弹。印象中,世界上大多数氢弹,特别是用于战略核武器的大当量氢弹,都应该是三相弹。虽然没看到中国官方宣称进行过三相弹试爆。
三相弹的制作不难,中国没有它反而是不可思议的。三相弹是为增大威力而产生的,三相弹威力中差不多一半是来自裂变,所以造成的放射性沾染严重,但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脏弹[2] 。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公式可以算出,聚变中每个氘核放出7.2百万电子伏特的能量。氘核中有2个核子,平均每个核子放出3.6百万电子伏特的能量。而一个铀核(铀235)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约为200百万电子伏特,但铀核中共有235个核子,平均每个核子放出0.85百万电子伏特的能量。这就是说,单位质量的氘聚变所放出的能量是单位质量铀裂变所放出能量的4倍,聚变比裂变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三相弹的威力比原子弹更大[3] 。1952年11月1日美国试验的第一颗三相弹就是利用氘氚聚变反应制成的,其爆炸力相当于1千万吨TNT炸药。这颗三相弹的威力虽比投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大700倍,但它并不构成军事威胁,无实战价值,因为它的体积比载重汽车还大,重达65吨,根本无法用飞机或导弹运载。这颗三相弹如此庞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在极短的时间(百万分之几秒)内有足够多的轻核燃料参加聚变反应,必须增大物质的密度,即增大原子核相互碰撞的机会、缩小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此要把氘氚变成摄氏零下二百多度的液体,因而装置了笨重的冷藏设备。 三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