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者,当权的人。(2)身当其事的人。[2]
唐·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3]
1、当事者,当权的人。
唐·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
明·李贽《寄答京友书》:“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边镇杂记·长安岭》:“ 长安堡 旧有社学,盖亦当事者引诱至意。”[4]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既用,久踬复起,当事者冀其少艾。”
明·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前抚与岛帅小谬,当事者忧之。”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虽然,当事者必有以为利,利运道也。”
2、身当其事的人。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七:“三妻二妾是几千年来的‘礼法’,愈见是大人大物,他的妻妾便可以愈见多。当事者自以为荣,而旁观者不胜歆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