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讲,强酸的酸式盐都是酸性,中强酸的一钠盐(或者一钾盐)都是酸性,此外的钠盐或钾盐(包括所有弱酸的酸式盐)都是碱性。具体划分:
① 水溶液呈酸性的酸式盐强碱强酸的酸式盐:如 NaHSO4,在其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因此溶液呈酸性; 次磷酸结构式
强酸弱碱的酸式盐:强酸和弱碱生成的盐:如 NH4HSO4, 溶液呈酸性。溶液显酸性是由于HSO4-的电离,HSO4-电离程度远远大于NH4+水解,并一定程度上抑制NH4+水解,所以不要以为酸性来自铵根水解。
强碱弱酸酸式盐:酸根又电离又水解,需要查看Ka值计算,不过中强酸第一个氢离子被取代的酸式盐基本都是酸性,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多元酸可能不符合。
②水溶液呈碱性的酸式盐:
一般为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如:HCO3--盐,HS--盐,因“电离”趋势小于“水解”趋势,所以溶液呈碱性。
1、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不溶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的大,如CaCO3难溶于水,Ca(HCO3)2易溶于水;磷酸的钙盐溶解性由大到小为:Ca(H2PO4)2>CaHPO4>Ca3(PO4)2。可溶性正盐对应的酸式盐溶解度比其正盐的小,如Na2CO3的溶解性大于NaHCO3,K2CO3的溶解性大于KHCO3。正因为如此,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有沉淀生成,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饱和)+CO2+H2O=2NaHCO3↓
2、与碱的反应。酸式盐与碱均可反应,弱酸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中学常见的酸式酸根有:HCO3-、HSO3-、HS-、H2PO4-、HPO42-等,常见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HCO3-+OH-=CO32-+H2O
HSO3-+OH-=SO32-+H2O
HS-+OH-=S2-+H2O
H2PO4-+OH-=HPO42-+H2O
H2PO4-+2OH-=PO43-+2H2O
HPO42-+OH-=PO43-+H2O
(但要注意H3PO2(次磷酸)为强一元酸,故NaH2PO2为正盐,其中的H与P直接相连,无法产生像碳酸那两个H一样的作用)。
3、与酸的反应。强酸的酸式盐与酸不发生复分解反应。尽管是盐,但可做强酸用,其水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如NaHSO4可与活泼性在氢之前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可与SO32-反应,生成SO2。弱酸的酸式盐与对应的酸不反应(HPO42-例外),可与酸性比其强的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强酸制弱酸原理)如NaHCO3可与HCl、H2SO3、H3PO4在水溶液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