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萨顿(George AlfredLe⁃on Sarton,1884~1956),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其父为工程师,还是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萨顿18岁入根特大学哲学系,却因不符合自己的兴趣而辍学,20岁再入根特大学,改为进入科学系,7年后(1911年)在根特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入侵比利时,萨顿经荷兰逃往英国,在伦敦为英国陆军部工作了一小段时间,但战乱之中,无法实现他的理想。
1915年萨顿去到美国,1916年哈佛大学与萨顿签约请他讲授科学史,但一年期满后未能续约。1918年萨顿获任卡内基协会(Carnegie Institution)研究员。1920年起再次在哈佛大学任教,20年后(1940年)他终于成为哈佛大学教授。1951年从哈佛退休,成为“荣誉退休教授”(professoremeri⁃tus)。
1956年因心力衰竭猝然离世,享年72岁。[3]
1912年萨顿创办《伊西斯》(Isis)杂志,自任主编40年。该杂志被认为是第一份科学史杂志,后来在美国成为科学史协会的机关刊物。1936年萨顿又开始出版《伊西斯》的姊妹刊物《奥西里斯》(Osiris)。该两刊名皆来自埃及神话,奥西里斯和伊西斯。[3]
出版有《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希腊化时期的科学和文化》等。[3]
乔治·萨顿的父亲是是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萨顿出生仅几个月,他母亲去世了。
早期的教育使萨顿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萨顿进入根特大学学习。最初,他学哲学,但很快就产生了厌恶。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萨顿又回到根特大学,学习化学、结晶学和数学,获得根特大学等四所高等学校授予的化学金质奖章。1911年5月,他完成了题为“牛顿力学原理”的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博士论文,也表明他受到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孔德、迪昂和坦纳里等人的哲学影响。
1911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萨顿与英国艺术家埃莉诺·梅布尔·埃尔维斯结婚,转年的5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梅”(May,即“5月”)。萨顿父亲在1909年已经去世,此时,萨顿要负担一家人的开销,这位“不肖”的后代将父亲一个著名的酒窖拍卖,在根特附近买了房子,开始具体筹划和实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也是1912年,即他的女儿出生的那年,萨顿迈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他要创办一份科学史杂志,并用古代神话中专司生育与治病的女神“爱西斯”(Isis)的名字作为刊名。因此,后来萨顿不无骄傲地称梅·萨顿和《爱西斯》为他的“两个女儿”。
从个人的意义上来讲,这一刊物为萨顿提供了记录和传播其科学史研究和思想的阵地。1913年《爱西斯》正式出版,现在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刊物之一。直到1951年为止,萨顿一直担任《爱西斯》的主编,长达40年之久,并时常以自己和夫人的经济收入来补贴杂志的亏损。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爱西斯》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论文的专刊《俄赛里斯》(Osiris,俄赛里斯也是传说中古埃及的主神之一,是爱西斯的丈夫,负责掌管已故之人,并使万物自阴间复生)。 乔治·萨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