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王舍国鸡山中,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早起严头,洗浴著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
佛入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今父丧亡,不敢於後违之。」佛言:「父教汝使六向拜,不以身拜。」尸迦罗越便长跪言:「愿佛为我解此六向拜意。」
佛言:「听之!内著心中。其有长者黠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後世生天上。一者不杀诸群生;二者不盗;三者不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言两舌,心欲贪 恚怒愚痴自制勿听。不能制此四意者,恶名日闻,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一者喜饮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相随;六者 慢轻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六向拜当何益乎?」
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後说言恶;三者有急时,於人前愁苦,背後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与怨谋。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於人前直谏,於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 忧解之;四者见人贪贱不弃捐,当念求方便欲富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难谏晓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三者教之自守,益更多事;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掩子为厚。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卒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於後解决之;二者有病瘦,将归养视之;三者知识死亡棺殓视之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
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
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从後称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