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任继愈、汤一介、欧阳中石、朱良志、冯其庸、傅璇琮、学诚、茅于轼、严介和、于丹等学者名师都曾为社团顾问。
国学社常规活动有国学讲座系列、读书会、爱心实践、参访活动、湖畔艺术团活动等。
第一章总则
〈一〉理念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二〉宗旨
为北京大学的每一位普通同学提供一个平台---得以接近,了解,交流,承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并能尝试能用自己的心得来解决生命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自己做起,影响身边的人,立足北大,垂范天下。
〈三〉方向
美德社、懿行社、复兴中华文化社。[1]
第二章社团定位
〈四〉基本价值观
善良诚实奉献坦率合作
〈五〉气质描述
1.我们懂得欣赏别人,赞美别人。
2.我们在这里要交一辈子的朋友。
3.我们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乐于与别人合作,即使我们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4.我们讨论的圆桌永远没有长幼尊卑的席次。
5.我们希望看到内部争论,激烈的辩论。当我们不能论证一件事情的成立之前,我们不能自已欺骗自己。因为我们相信,如果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我们也无法说服别人。
6.我们倡导多多否定自己,即“勿我”。我们不要死抱着以前对于某个问题的理解,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偏见并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7.我们懂得用点滴的善行去修养自己。
8.我们懂得为这个社团乃至这个世界无私的奉献是一种快乐。
9.我们的骨干和社员都可以找到学业与社团活动的平衡点,并能互相从中获益。
〈六〉原则与操守
1.我们不苛求理论上和考据上的完美,而更注重实践。
2.我们不倡导空谈。开会尽量简洁明快,而将时间留给学习
3.我们对“国学”有自己的理解,但不进行学术上的定义。
4.我们不供奉任何一位国学大师的言行作为对于经典的最终解释。
5.我们不进行任何宗教活动,社员对于文庙,道观,寺院的参访属于游学范畴,不支持,不指导任何社员进行宗教活动。尊重他人宗教信仰,尊重宗教礼仪,在宗教场所不宣传无神论等非宗教信仰的内容。
6.我们不支持拥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在社团内部发展其宗教事业。
7.我们不进行政治活动。
8.我们面对强势的语言和诱惑时,可以保持沉默,但是我们不能撒谎和献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