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者指参加临床试验并接受试验用药品的个体,包括患者及健康志愿者[1] [4] [6] [7] 。其核心角色为通过自身参与验证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直接推动医学进展[2] [3] 。
1747年,苏格兰军医James Lind首次以对照试验研究坏血病治疗方案[2] [6] 。为纪念这一事件,2005年起每年5月20日被定为国际临床试验日[2] 。
为确保受试者权益,临床试验需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受试者有权随时退出试验,且其健康与安全优先于科研目标[3] 。
英语学界曾长期使用“subject”一词,现更多采用“参与者”或“志愿者”表述。法语语境则直接使用“志愿者”或“同意进入研究的人”。中国官方表述仍以“受试者”为主,学界呼吁推动称呼变革以体现人文关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