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圈闭由 3部分组成:
①储存油气的储集岩;
②储集岩之上有防止油气散失的盖岩; 油气藏示意图
③有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遮挡物。这种遮挡物可由地层的变形如背斜、断层等造成,也可以是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被非渗透地层不整合覆盖,以及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发生尖灭或物性变差而造成。但是圈闭中不一定都有油气,只有油气进入圈闭才可能发生聚集并形成油气藏。一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进入圈闭,便可形成油气藏。油气藏是指在单一遮挡条件控制的圈闭中,形成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见附图:“油气藏示意图”)。油气藏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若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则称为工业油气藏,否则称为非工业性油气藏。
圈闭的大小和规模往往决定着油气藏的储量大小,其大小是由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的。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表示该圈闭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因此,它是评价圈闭的重要参数之一。 圈闭
1.溢出点
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点,称圈闭的溢出点。
2.闭合面积
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出的面积,称该圈闭的闭合面积。闭合面积愈大,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也愈大。圈闭面积一般由目的层顶面构造图量取。
3.闭合高度
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称该圈闭的闭合高度。闭合高度愈大,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也愈大。 圈闭
必须注意,构造闭合高度与构造起伏幅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闭合高度的测量,是以溢出点的海拔平面为基准。而构造幅度的测量,则是以区域倾斜面为基准。构造起伏幅度完全相同的背斜,当区域倾斜不同时,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闭合高度,如图所示。
断层圈闭的闭合面积,一般情况下,按断层线与储集层顶面等高线相闭合时所圈定的面积计算。
其他类型的圈闭,其溢出点、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的确定方法,原则上与上述两类基本相似。
4.有效孔隙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的确定
有效孔隙度主要根据实验室岩心测定、测井解释资料统计分析求得,做出圈闭范围内的等值线图。储集层有效厚度则是根据有效储集层的岩性、电性、物性标准,扣除其中的非渗透性夹层而剩余的厚度。
5.圈闭最大有效容积的确定
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决定于圈闭的闭合面积、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及有效孔隙度等有关参数。其具体确定方法,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式中V——圈闭最大有效容积,m3 ;
F——圈闭的闭合面积,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