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扬州为江南重镇,汉武帝特派其子刘胥管理扬州,刘胥死后享受王侯葬制--“黄肠题凑”。其棺保存完好,三椁两棺,规模宏大,稳重壮观,构件比例协调严谨,尤其是“黄肠题凑”是我国汉代葬制中完好保存的孤例,同期发现的刘胥王后墓也于近期正式对游人开放。
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是指枋木的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
利用护城河水构成水榭、半厅、假山,立一块“枚乘七发”诗牌,供游人休息、观赏、娱乐。添一处可玩之处。
帝王葬制有陵寝之制如西汉梁王陵为“前朝”“后寝”式。因之将展陈广陵王。王后木椁墓的展室称为“王后寝宫”。
此景为纪念扬州第一位和亲公主——江都公主刘细君而建,以此来宣传她深明大义,为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牺牲个人幸福,远嫁乌孙国的感人故事,缅怀她思国思乡之请。
此厅建成于1986年,是我馆的主体建筑,位于馆内的中心位置。由于广陵王刘胥的木椁墓深埋于地下24米,迁来扬州后为再现当时深埋的特点,故将木椁墓复原陈列于地宫之中,展室内还成列有该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以及有关葬制结构的文字资料。因之称为“王陵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