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称“吉曲”。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嘉黎县彭措拉孔马沟。北部和东北部与怒江流域相邻,东部与帕隆藏布(也有人简称帕龙江)主要支游易贡藏布(的上游在嘉黎县)和尼洋河相接,南部为雅鲁藏布江干流,西部和西北部为藏北内流水系。 拉萨河
拉萨河
北部区域东走尼洋河路线去林芝,为318国道及拉林高等级公路;南部区域东走雅鲁藏布路线去林芝,为拉林铁路。
从源头始,至彭错、色日绒、绒麦、直孔等地,于曲水县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流域东西长约551千米,流域面积32471平方千米,占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的13.5%,是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 共3张 拉萨河
河源地区为平坦湿地,海拔5200米,汇入口海拔3580米,总落差1620米。 拉萨河
流域北部山峰海拔5000~5500米,谷底海拔4000~4500米,相对高差约1000米。流域南部山峰海拔4000~4500米,谷底海拔3580~4000米。其干流段水能蕴藏量171.7万千瓦,在雅鲁藏布江各支流中位居第三位。 拉萨河通过拉萨盆地,两边是群山
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降雨量400-500毫米。大多数降雨在夏季(5-9月),冬天干旱几乎无雪。该地区多风暴,冬末和春天风暴频繁。平均气温1月零摄氏度,七月17摄氏度,极端气温-14摄氏度和31摄氏度。 共3张 拉萨河
拉萨河是拉萨市的母亲河,对拉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公元633年,吐蕃君主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部落后,迁都拉萨河谷,拉萨河流域随之发展,逐步成为西藏高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宗教的中心区域。 共5张 拉萨河
湿草甸是黑颈鹤的重要越冬地,沿河的沼泽地尤其林周、墨竹工卡附迁徙鸭类的重要越冬地。1985/1986冬天观察到约140只黑颈鹤。1986年3月在该地区观察到108只黑颈鹤以及110只斑头雁,350只鸭(主要是赤麻鸭、绿翅鸭和绿头鸭)和3只尾海雕,几对嘴鹬在河堤上营巢。其他裁断机到的标本还有小、大白鹭、彩鹳、白额雁、普通秋沙鸭、鸢和苍鹰等。1987年冬季统计到黑颈鹤187只斑头雁380只,赤麻鸭254只,棕头鸥276只。[5] 共8张 拉萨河
拉萨河总落差1620米,平均坡降2.9‰。从河源至桑曲汇入口为上游段,长256公里,落差960米,平均坡降3.8‰,河流蜿蜒于丘陵宽谷盆地之中;自桑曲汇入口到直孔为中游段,长138公里,落差360米,平均坡降2.6‰,河谷宽度从700余米逐渐展宽到1~2公里,河谷两侧阶地发育;自直孔以下为下游段,长157公里,落差约300米,平均坡降1.9‰,水流平缓。墨竹工卡以上的下游河段,河流较平直,河床较稳定,谷底宽1~3公里;墨竹工卡以下河流迂回曲折,多汊流,谷底宽一般为3~5公里,拉萨附近可达7.8公里,属典型的宽谷河段。拉萨至泽当间可通行牛皮船。拉萨河流域面积仅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2.7%,而流域内的人口、耕地却约占全自治区的15%,是西藏工、农、牧业集中的地区。高原古城拉萨市就坐落在该河下游右岸。 拉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