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 体长32-36毫米,体、翅黄褐色,翅展85-92毫米。前翅外缘翅脉间呈锯齿状凹陷,缘毛短;亚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颜色为深褐色;基线细且弯曲;外横线、内横线下段被灰白色剑状纹切断。后翅外围蓝黑色,中央有1个大蓝目形斑,斑外有1灰白色圈,斑上方为粉红色。胸部背面中央有1深褐色大斑。
卵 长约1.8毫米,椭圆形,黄绿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70-80毫米;头小,体绿色,体型近三角形,两侧呈淡黄色;胸部各节有较细的横褶,前胸有6个颗粒状突起,横向排列;中胸有4个小杯状突起,每“杯”上端左右各有1个大的颗粒状突起;
后胸也有6个杯状突起,每“杯”上端各有1个大的颗粒状突起;腹部有8节,黄绿色,各节两侧有淡黄色斜纹,最后1条直达尾角。气门淡黄色,气门前方有1块紫色斑。胸足褐色,腹足绿色。
蛹 长28-35毫米,暗褐色,翅芽短。
蓝木天蛾1年生3代,在西宁等地也有发生2代的。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卵单产,将卵产于叶背面,第一代、第二代成虫分别出现于6月中下旬、7月底至8月上旬。
第一代幼虫5-6月间危害,第二代幼虫6-7月间出现,第三代幼虫8月中旬大量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陆续钻入5-8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成虫夜间活动,具趋光性,飞翔力强,初孵幼虫食卵壳,1-2龄幼虫取食嫩叶,5龄幼虫取食量极大,常将树枝吃成光秃。
老熟幼虫下树入土营土室化蛹越冬。
(1)根据成虫有趋性,可设置灯光诱杀。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结合翻耕等清除越冬蛹或幼虫。天蛾幼虫体较大,地面也易于发现其虫粪,酌情人工捕杀幼虫。
(4)化学防治 1-2龄幼虫发生时,喷25%灭幼脲Ⅲ号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