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赖大家赴宴,薛蟠酒后向他调情,被他骗至北门(今德胜门)外苇子坑打了个半死,事后,远走他乡。后又在路上救了薛蟠,与薛蟠结为兄弟。足见其无邪之心。 柳湘莲
尤三姐说出她择柳湘莲为夫后,贾琏巧遇柳湘莲,遂定下婚事,柳湘莲赠“鸳鸯剑”为定礼。后湘莲自己疑惑,觉得事情蹊跷,误以为尤三姐是不干不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尤三姐在退还“鸳鸯剑”时用雌锋自尽,柳湘莲深为感动,大哭一场,掣出“鸳鸯剑”的雄锋,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随跛足道士出家去了。[1]
《好了歌》与柳湘莲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戌脂批: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戌脂批:柳湘莲一干人。】” 新版红楼梦中柳湘莲扮相
或许暗示柳湘莲之后与强盗有瓜葛,惜文本无考,并无定论。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不经意之间获得了绝色“尤物”的至情至爱;他又是不幸的,有情人还没有来得及长相厮守就阴阳相隔……
柳湘莲这一形象,在整本《红楼梦》中无疑是比较次要的角色,他只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然而他又是作者笔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获得肯定评价的“须眉浊物”。他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由世家子弟到串场小生,再由江湖侠客到出世隐者,可谓奇矣!然而历来的红学爱好者,大多没有对他投入多少关注,他的光辉,几乎完全被痴情烈女尤三姐所掩盖。我却觉得他的品行经历也很耐斟酌。 柳湘莲
当然,也有少数评论家对柳湘莲这一人物大加渲染,说他在八十回后重出江湖,和倪二,张华等人成为绿林好汉,担任了拆穿凤姐恶性,挽救宝玉和宝钗姻缘的重要角色。较具代表性的是梁归智先生,他在《话说柳湘莲》《一从二令三人木》等文章中都有较多此类陈述。固然,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仅凭“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这句话后一条脂批——“柳湘莲一干人”,来断定作者原意是柳湘莲出家后又还俗,未免太过牵强,毕竟这是孤证,或许是批书人误会也未可知。我想红楼梦既然已经不是“全璧”,实在没有必要对作者原意去大加猜测。就如同做梦,忽然被惊醒之后实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深究梦境中究竟后事如何(当然并不因此否认红学研究的价值)。所以在以下论述中,暂且假定柳湘莲这一人物形象是完整的(即他出家后就此隐匿),也不讨论“三湘”(即林潇湘,湘云,湘莲),和“三冷”(即冷美人宝钗,冷二郎,冷子兴)之间的复杂关系,仅就柳湘莲的品行及他短暂的出场经历作简要评说。
柳湘莲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很自然地,他一开始就是以宝玉,秦钟等人的好友的身份出现的。此前没有任何有关他的故事,但总让人觉得似乎他很早就在场上了,只是一直没有走到台前,大家没有注意到他罢了。“因其中有柳湘莲,薛蟠自上次会过一次,已念念不忘。”什么时候会过的?书中没说,大概是后文中所说的“五年前(尤氏)老娘(尤老娘)家做生日,柳湘莲做串客”那一次吧。但是由此可见柳湘莲的相貌是俊美的,串风月戏文的才华也是出众的。 共17张 央视版红楼梦的柳湘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