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藤信义,1868年7月15日生于日本肥前国(今佐贺县)[3] 。1892年7月23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次年3月13日,被授予步兵下士官军衔。1894年,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 共3张 武藤信义
1899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校第13期,被派往俄国以留学名义,搜集、研究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后以近卫师团参谋的身份,参加了日俄战争。1908年12月21日,武藤担任日军参谋本部欧美课课长。1911年1月26日,晋升为步兵大佐。次年12月18日,任近卫师团近卫步兵第二旅团第四联队的联队长。1915年4月10日,任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1916年5月2日,晋升为陆军少将,任步兵第二十三旅团的旅团长。
1918年7月24日,任参谋本部部附兼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专门负责搜集中国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等情报。1919年1月15日,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7月25日,晋升为陆军中将,任参谋本部总务部部长。
1921年5月5日,任第三师团的师团长。1922年11月24日,任参谋本部次长。1925年5月1日,任军事参议官。1926年3月2日,晋升为陆军大将,兼任东京警备府司令官;7月28日,任关东军司令官,为扩大侵略中国进行准备。
1927年8月26日,任参谋本部教育总监。在九·一八事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32年5月26日,任军事参议官;8月8日,第二次出任关东军司令官,并兼任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
武藤到任不久,即以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与“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签订了《关于规定国防上必须的矿业权的协定》,明确规定日本有权在中国东北建炼铁厂、炼钢厂,所需原料,包括对39座煤炭、石油、油母页岩、铅、锌、镍、锑、锡、白金、水银矿及石墨、石棉、硝石等矿山的开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