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质量:303.325(无水)g·mol-1
性状:红宝石色结晶(经升华而得)或红褐色至暗红色的结晶块。[1] 极易吸湿潮解。易受日光影响。强热分解成氯气、氯化氢和金。有刺激性。 氯化金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溶于乙醚,微溶于氯仿。在水中溶解生成H2AuCl3O,在酸性液体中稍稳定。[2] 不溶于二硫化碳。
密度:3.9g/cm3
熔点:254℃ 氯化金
储存:安瓿熔封,阴凉干燥保存。
用途:主要用于镀金、特种墨水、药物、瓷金和红玻璃等,及多种金化合物制作的原料,照相业及化学试剂。另有铷、铯的微量测定。测定生物碱等。溶于盐酸则成氯金酸,还可用于感光乳剂的金增感。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
质检信息质检项目指标值:
含量(以Au计),% ≥47.8
碱金属及其他金属,% ≤0.15
醇醚混合液溶解试验 合格
总氮量(N),% ≤0.01
固态和气态的三氯化金都是二聚物;金的溴化物三溴化金AuBr3也是如此。两个Au分别位于两个正方平面的中心。此结构称为平面型结构,AlCl3 及FeCl3 也属于这个结构。AuCl3 中的化学键主要是共价的,反映了它的高化合价和相对高的电负性。
共2张 三氯化金的结构
最常用的制备氯化金(III)的方法,是直接在高温中氯化该金属:
2Au + 3Cl2==高温== 2AuCl3
具体方法:往Na[AuCl4]的水溶液中加入亚硫酸而沉淀出金,经充分洗涤后,在180℃下干燥。所得的微粉状金置于玻璃管内的瓷舟中,并通入压力为900~950mmHg(1mmHg=133.322Pa)的氯气,控制反应温度在225~250℃,便可制得氯化金。[2]
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加热极易分解。常温下水溶液呈无色。能与可溶性碱反应:
AuCl3 + 3NaOH ==== Au(OH)3 + 3NaCl
AuCl3 + 3KOH ==== Au(OH)3 + 3KCl
而一般不能与酸反应。
金(III)盐,特别是Na[AuCl4] (由AuCl3与NaCl反应制得),可替代毒性更强的汞(II)盐作为炔烃反应的催化剂。例如,通过终端炔烃的水合作用来制备甲基酮。
一般在这些条件下,酮的产量可达90%。还有一个用途是在炔烃的胺化反应中作为催化剂。近年,AuCl3开始引起有机化学家的青睐,因为它可作为其他化学反应的弱酸性催化剂,例如︰芳香烃的烷基化反应,以及把呋喃转换成苯酚(见下)。在有机物的合成以及在制药工业中也会用到此化学反应。例如︰2-甲基呋喃(斯而烷)可在第5位置与甲基乙烯基酮顺利发生烷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