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加强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并为渡江战役做好准备,中共华中工委决定把江阴要塞列为策反工作的重点,同时指定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处处长宋学武、科长江华和唐君照,对唐秉琳(江阴要塞上校参谋处长)、唐秉煜(国民党国防部三厅分管要塞业务)和吴广文(国民党国防部一厅上校参谋)进行全面考察。同年11月,管文蔚代表党组织正式批准他们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3位地下党员开始投入争取上层的工作。
1948年11月,江阴要塞地下党组织根据中共华中工委指示,加强中间力量的争取工作,把重点引向基层,使一大批中间力量归心于地下党组织,为江阴要塞适时起义打下了组织基础。
1949年1月,唐秉煜乘国防部南逃之际,获得国民党长江防务兵力部署和作战方案要图,并于1月30日黄昏过江到达新港,即日赶至盐城,向中共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司令员管文蔚当面呈报要图,接受指令。3月,唐返回江阴要塞。三野副司令员粟裕派华东局社会部情报科科长王微明到华中工委,协助做好江阴要塞的策反工作。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谈协议上签字,北平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当晚,人民解放军炮击对岸的八圩港守军桥头阵地。国民党第21军第145师参谋长电告要塞炮台台长唐秉琳“炮火支援”。唐即命令黄山炮台全部火力减缩400米火力实施射击。结果,12发急速射,炮弹全部落到国民党军第145师阵地上。
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2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领导的第3野战军于20日晚及21日,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开始了举世震惊的渡江战役。22日零时刚过,解放军渡江先头部队即在长山北麓悄然登陆,很快控制长江渡口。戴戎光发现解放军渡江,即令唐秉琳开炮射击。唐用电话命令第二中台台长丁佩基“执行佯动射击计划”,一发发不卸保险、不装引信的炮弹,开始漫无目标的射击。人民解放军渡江先头部队向纵深发展。王微明通知唐秉琳立即掉转所有炮口,向国民党第21军阵地射击。唐秉琳立即作了部署,并由吴铭找到唐秉煜和李干,率领1个班的兵力,用2挺机枪封锁指挥所的进出口。唐秉琳控制外边局势,吴铭、李干提枪冲进指挥所。面对枪口,戴戎光惊慌失措,缴械后瘫在地上。
晨7时,江阴要塞召开全体官兵大会,宣布起义。会后,由唐秉琳、王德容、李云葵、吴广文署名发出致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起义通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