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学上,温带是位于亚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26′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34′的北极圈之间。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南纬23°26′的南回归线到南纬66°34′的南极圈之间。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
有些研究者根据地球各地接受太阳照射的状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将地表各地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介于热带与寒带之间,太阳斜射,得到中等程度的热量,为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冬季比亚热带更冷,一般最低月均温都在0°C以下。温带气候既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且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特点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广义的温带包括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狭义的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狭义的温带的气候区可以继续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整个温带的年平均气温为摄氏8度。
在温带中气候区的划分有些研究者主要依靠年平均气温,选择20℃、10℃、0℃作为化分界限。在个别地区会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温带冬、夏两季温差大,四季气温变化分明。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冬冷、夏热,气温比热带低,比寒带高;昼夜长短和四季的变化明显。温带占地球总面积的50%。
在冬季气温会降到0℃以下,河水和土壤届时结冻。但夏季仍然温暖。这一自然带分布于东亚的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分布于西欧的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冬季降水量很多。植被同属夏绿阔叶林(原称落叶阔叶林),树叶较宽阔柔软,秋季脱落。如气候偏于湿润,土壤风化和淋滤较强,则发育为棕壤型,否则发育为褐土型。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落叶阔叶林带都在靠海岸一侧较宽,向内陆变狭,最后“尖灭”,两部分没有连成一体。动物方面,黑熊北自西伯利亚,南到印度、缅甸皆有分布,松鼠在北方也较普遍。此外常见的还有野猪、狐、鼬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
北美东部(约西经100°以东)落叶阔叶林带特征也较典型,多成为良好的农业区。南美南端伸入西风带范围,西南角亦有狭而短的落叶阔叶林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