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正值新中国美术创作转型期,冯法祀深入农村采风后完成该作。作品延续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倡的“艺术为人民服务”宗旨,选取祖孙三代共处场景,通过具象人物关系展现家庭传承主题[1] 。
作品采用具象写实手法,画面构图采用稳定的三角结构,人物服饰带有北方农村服饰特征。色彩运用上以土黄、赭石为主色调,通过明暗对比强化人物面部的岁月痕迹,突出三代人的年龄差异与生命延续感[1] 。
作为20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油画代表作,该作被收录于《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多部专业典籍。画面中质朴的造型语言与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研究新中国初期美术创作理念转型的重要实证。中国美术馆在2014年官方资料中将该作列为馆藏20世纪重要美术作品[1] 。
自入藏中国美术馆后,该作先后参与“国家美术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等重要展览。作品保存状态良好,定期参与美术馆主题性陈列展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