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 miào
1.帝王的宗庙。
2.犹佛寺。
3.称宋神宗赵顼。
4.称明神宗朱翊钧。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时神庙方静摄,章奏不报,极言君子小人之辩,总揆噎之。”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人类将许多不能解释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归之于鬼神作用,认为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河等都各有其神,支配着作物生长与人间祸福,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了各路神灵,以祈福纳吉,消灾弥祸。历史上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也大力宣传“天授神权”,让民众相信统治者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做的,是不可反抗的。此外,崇尚祖先,把祖先说成神圣的,为表示帝王和祖先与各种神祇之间的联系,修建了许多祭祀神祇的庙宇。祭祀鬼神山川封禅之事始于远古,不仅各种祭祀制度繁杂,而且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在都城及城乡各地都修建了大批祠庙建筑。 共27张 阿布辛拜勒神庙
到了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是大殿内部,皇帝在这里按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门的样式是一对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门道。为了加强门道对石墙的体积的反衬作用,门道上檐部的高度比石墙上的大得多。石墙上满布着彩色的浮雕,圆雕也着彩色。这大门的景象是喧闹的,热烈的,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主”。【方尖碑(obelisk)】 阿蒙神庙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古埃及的方尖碑后来被大量搬运到西方国家。
【奴隶泥屋】
由一杂院与居室组成,简陋拥挤,当时奴隶大多没有固定的栖所。
【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mon)】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是在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的,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为最高大,它高43.5米,宽113米。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厅,宽103米,进深52米,面积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径3.6米,支撑着当中的平屋顶,两旁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