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对象广泛;材料新颖及时;参考书目的编选为各家百科全书之冠;分析索引范围广泛。
全书2100万字,插图丰富,约1.7万幅,包括少量多层醋酸酯透明插页,可读性强。23000个条目根据字母相比(letter-by-letter)排列,其中,社会科学占20%、人文科学30%,科技15%,地理和地区研究35%,并着眼于普通人日常感兴趣的主题以及实用的现代题材。它虽属国际性百科全书,但东方的资料很少。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简练、可读性强。大中小条目结合,而以中小条目为主。重要的条目长达40一100页。
主要是反映中学、大学及研究生课程内容,从人文科学到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其内容配合美国大学和中学全部课程,初版时曾取得当时一些著名图书馆学家的指导,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工具书专家肖尔斯。熟悉《科利尔》的中国读者并不多,但如果有些问题在《不列颠百科》和《美国百科》中查不到的话,不妨试试《科利尔百科》,也许有收获。Katz评论说,就实用性而言,公共图书馆员几乎把《科利尔百科》和《不列颠百科》视为同一级别的百科全书,而事实上,馆员们觉得对答复快速咨询问题,《科利尔百科》比《不列颠百科》查找起来更方便。
EC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书目的处理不同于其他百科。所有12500种参考书目被集中在最后一卷中,按主题排列,每个主题下再按文献深浅和难易顺序排列,并提供大量参见。有的书目之后还有简单的介绍,以利读者选择。《科利尔百科》的这一处理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同图书馆员、教师和有关专家协商后慎重决定的。书目作用有两个,第一,方便查找(ready reference);第二,有助于自学(self-education)。当一个使用者希望对某一学科或大主题有总体了解或研究时,他不得不查阅分散在各卷有关条目后的书目;如果集中编排,不仅方便查阅,避免重复,而且逻辑性也强,图书相互间的关系较明显。但对于将《科利尔百科》作为检索工具而非教育工具的读者来说,其效果并不太理想,因为他们往往习惯于在条目之后直接能找到参考书目。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之一是,在利用索引时注意有关索引条下的“书目”,如:
Library of Congress( U. S.)
……
-Bib 24-135:363
表明卷24,第135页的书目部分,第363条目是一本有关国会图书馆的图书(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 picture 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library)。这时,索引词条起着书目主题索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