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得和克建立于1890年10月18日,在1892年成为德属西南非洲的首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南非占领,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成为该国首都。该市保留了3座中世纪德国式古城堡。著名的文化历史博物馆设在一个古堡中。附近有几处温泉涌流,故此处古名为“艾甘姆斯”,其意为“热水”。是纳米比亚工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畜产品贸易甚盛,为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尔羔羊皮集散地,同时纺织品和食品加工业也很发达。
温得和克原是非洲科伊人和赫雷罗族牧民居住的地方,1890年被德国占领,成为德军驻地,1892年成为德国人的统治据点,并命名为温得和克。1915年南非以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为名,派兵占领纳米比亚,称之为西南非洲。
1990年纳米比亚建国,温得和克成为首都。截止到2022年人口约为40.5万[1] 。
温得和克是纳米比亚的首都。位于纳米比亚海拔1728米的中央高地上,人口约40.5万[1] ,四分之一是欧人后裔。温得和克地处干旱地区,由于周围有丘陵环绕,减弱了干风侵袭,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7℃,常年气候宜人。
温得和克建于1890年,作为军事基地,当时称为Wind-huk。1915年,温吐克被南非联盟的军队占领,一次大战后,这里成了同盟国西南非洲托管地的行政中心。 温得和克
这里欧韵浓厚,琳琅满目的商店,餐馆,咖啡馆,酒吧,遍布市里;尖顶圆拱的基督教堂,日尔曼风格的城堡,色彩鲜艳,错落有致的庭院别墅,再加熙来攘往的金发碧眼人,直让游人错把这里当作一处欧洲城镇。市中心的基督教堂是温得和克的地标建筑之一,从城市的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这座建筑。朴实圆润的外形、红色的屋顶、几乎所有门窗和房檐都用俏皮的白色几何形勾勒出来。
酪农业、家具制造业、工程和酿造业是这里的主要工业,德式啤酒、红、白葡萄酒闻名遐迩。周围地区是西南非主要农业区。这里还是商业中心和集散地。
温得和克市场较繁荣,服务行业具有相当水平。温市基础设施良好,电讯业发达,电话、传真与世界各大都市连通。工业以食品、皮革、啤酒、宝石加工业为主。温得和克也是纳米比亚皮货加工和集散地。
温得和克(Windhoek)位置为南纬22°34′,东经17°06′。人口约23万,一半以上的居民为白人。温得和克地处干旱地区,由于周围有丘陵环绕,减弱了干风侵袭,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7℃。温得和克是纳米比亚的行政中心,市内有行政机关大楼、医院、国家博物馆、中等学校和非洲奥古斯丁高等中学。温得和克附近的卡图拉和科马斯达尔是非洲人聚居的城镇。在温得和克,还可以看到德国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从温得和克市往北可到达伊多夏国家公园,该园建于1907年,面积达22270平方公里,动物种类繁多,园中还有伊多夏盐池特有的大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