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质层(cuticle)植物地上器官(如茎、叶等)的表面的一层脂肪性物质。它是由表皮细胞所分泌的。在叶子的表面最明显;嫩枝、花、果实和幼根的表皮外层也常具有这种结构。其功能主要起保护作用,它不仅可以限制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也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就是角质蒸腾。而且可以抵抗微生物的侵袭等各种不良影响。可以用苏丹III染色成橘红色。 角质层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由10~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角质细胞组成,其细胞核和细胞器已经完全消失。电镜下,角质层细胞内充满密集平行的角蛋白张力细丝浸埋在无定形物质中,其中主要为透明角质所含的富有组氨酸的蛋白质。细胞膜内面附有一层厚约12nm的不溶性蛋白质,故细胞膜增厚而坚固。细胞膜表面折皱不平,细胞相互嵌合,细胞间隙中充满角质小体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板层脂质。
当表皮外部有角质层时,蒸腾作用会变得较弱(如松树)。
同所有的动物一样,昆虫必须从它们的周围呼吸氧气,进行血液循环,以使它们的肌肉和其他身体系统起作用。但与其他陆地动物不同的是,昆虫没有肺或类似的呼吸器官来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那么,它们是怎样来呼吸的呢?原来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被称作“呼吸孔”的小孔,这些呼吸孔能建立与昆虫血液的联系。大部分昆虫的外骨骼都是由防水的、似蜡的、像贝壳一样的几丁质(又名“甲壳质”)的物质组成的,这给了它们独一无二的防身武器。几丁质可以防止它们柔软的组织扩张,大多数昆虫生长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新的物质来扩张它们角质层的结构,或者在脱壳的过程中完全脱去外骨骼。在新暴露在外的内层几丁质变硬之前,它们体形变大了。许多昆虫,例如虎蛾,当它们从幼虫化蛹变成成年形态时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但其他一些昆虫,例如蝗虫,它们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脱壳来成长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