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6月13日,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 共2张 麦克斯韦年轻时的照片
1846年,向爱丁堡皇家学院递交了一份科研论文。
1847年,16岁中学毕业,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专攻数学、物理,在学习之余他仍然写诗,在此期间受到物理学家和登山家福布斯、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哈密顿的影响。 共5张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1850年,征得了父亲的同意后离开爱丁堡大学,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学习。
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史密斯奖学金,毕业留校任职两年。
1856年4月30日,被任命为苏格兰阿伯丁的马里沙尔学院自然哲学讲座教授。
1860年,到伦敦国王学院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
186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865年春,辞去教职回到家乡系统地总结他关于电磁学的研究成果,完成了电磁场理论著作《论电和磁》,并于1873年出版。
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新设立的卡文迪许试验物理学教授,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
1874年,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8] 。
1879年11月5日,因病在剑桥逝世,年仅48岁,葬于苏格兰西南部罗门湖(Loch Ken) 附近的一座教堂中。[9]
科研综述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方面,他是气体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859年他首次用统计规律得出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从而找到了由微观量求统计平均值的更确切的途径。1866年他给出了分子按速度的分布函数的新推导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分析正向和反向碰撞为基础的。他引入了弛豫时间的概念,发展了一般形式的输运理论,并把它应用于扩散、热传导和气体内摩擦过程。1867年引入了“统计力学”这个术语。
麦克斯韦方程组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大约于1855年开始研究电磁学,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整个电磁现象作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接连发表了电磁场理论的三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1855年12月至1856年2月)、《论物理的力线》(1861至1862年)、《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1864年12月8日)。对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概括,将电磁场理论用简洁、对称、完美的数学形式表达了出来,经后人整理和改写,成为经典电动力学主要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根据他的方程可以证明出电磁场的周期振荡的存在。这种振荡叫电磁波,一旦发出就会通过空间向外传播。根据方程可以表达出电磁波的速度接近300000公里(186000英里)/秒,他认识到这同所测到的光速是一样的。由此他得出光本身是由电磁波构成的这一正确结论。因此,麦克斯韦方程不仅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也是光学的基本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