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一地,七千多年前即已开发,春秋为楚地,名柏举,因吴、楚在此大战(柏举之战)而名垂青史。秦属南郡,汉为西陵。后赵大将石勒部下麻秋在此筑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县并正式命名麻城。[71]
先秦时期
麻城历史悠久,境内诸多出土文物证明,前6000年已有人群在举水流域生活。
夏商,境内属于商王朝控制的小方国“举国”,前11世纪以后,成为黄国的属地。 共2张 麻城历史区划图
春秋战国,隶属楚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灭六国,兴郡县,先属南郡,后隶衡山郡。
两汉,为“西陵辖地”,隶属江夏郡。
三国,先属魏弋阳郡,后属吴国蕲春郡。[77]
晋,复归弋阳郡,划归西阳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后赵部将麻秋奉命在今阎河古城畈筑城以守,遂称该城为麻城。
南北朝,境内建置更迭频繁,有建宁左郡、长风、赤亭、阳城、彭城、齐安、信安、北西阳、歧亭、梁丰、衡州等名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设立“蔴城县”。
隋唐至宋元
隋初,罢诸郡为州,境内为信安县,属黄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信安县为麻城县,仍属黄州府。大业五年(609年),废州设郡,属永安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麻城置阳城县,同年在麻城置亭州辖麻城、阳城两县。武德八年(625年),撤亭州,并阳城,恢复麻城旧制,属黄州都督府。元和三年(808年),并入黄冈县,大中三年(849年),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