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一词,最初始见于西汉中期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篇:
《春秋繁露》基义篇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2]
此处用天地、阴阳、春夏,比喻君臣、夫妇、父子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是「三纲」。这是把君臣、夫妇、父子概括为三纲的初例。[2]
儒家系统阐述「三纲」,首见于东汉班固《白虎通》的三纲六纪篇,其中说道:[2]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诗》云:「亹亹文王,纲纪四方。」[1]
这里所谓「三纲」,是指君臣、父子、夫妇的相处之道;至于如何相处,班固引《礼纬含文嘉》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此处与「三纲」对举的是「六纪」而非「五常」。[2]
「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其概念来自《孟子》的四端说。[2]
《孟子》公孙丑篇曰: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
这里所叙述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各自是仁、义、礼、智的端绪。这些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就是所谓的性善论。[2]
但是孟子此处只是说到了仁义礼智,未言及「信」。而把「信」纳入五常,亦始见于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曰:[2]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2]
仁谊礼知信为「五常」,「谊」通「义」,「知」通「智」。「常」是「恒」的意思,就是典常,意味着一定不变的原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