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主要按照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来划分,共分为四个阶段,即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现在)。[1]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为电子管时代。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一般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1] 共2张 笔记本电脑

第二代(1958—1970年)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和磁盘。软件方面开始使用管理程序,后期使用操作系统并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这个时期计算机的应用扩展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方面。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己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体积已大大减小,可靠性和内存容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

第三代(1963—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软件方面,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也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外部设备种类繁多。计算机和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地应用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1]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达到每秒上千万次到万亿次,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备。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类型除小型、中型、大型机外,开始向巨型机和微型机(个人计算机)两个方面发展,微型计算机诞生的标志是1971年微处理器(CPU)的出现,它的主要结构是运算器及控制器,使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1]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次浪潮大约从有个人计算机开始到1984年[2] 。

最先使用个人计算机的是一些业余的爱好者。他们大都是工程师,自己了解计算机硬件,也会使用软件。开始使用个人计算机时最大的特点是使生产力显著增长,以前需人手去做的事,由个人计算机代替,而且做得更快。在这个阶段可供选择的品种很少,机器也比较粗糙;用户要很了解计算机才能使用;需要用机的人很多,但供应跟不上。IBM推出它的个人计算机后,用户反应很热烈,这更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基础。在这阶段,有附加价值的分销商开始出现,他们能提供一些特殊应用的,或专门的硬件(如通讯,高质量打印机等),颇受大众欢迎。

下列的产品,为这个阶段的工业性发展建立了基础:

(1)苹果个人计算机,它是当时深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2)VisiCalc电子表格软件,特点是用途广泛,运用方便,在短短两年间,销售即超过20万套。

相关查询: 计算机 元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 超大规模
最新查询:各级领导 克己复礼 群体性 十字形 雄心壮志 少女时代 系主任 分子生物学 周亦舟 一个月 人民路 拼音字母 安静下来 国大养生杯 芹菜炒绿豆芽 冷空气 蛋黄白菜豆腐 王季范 SketchUp 中国同盟会 经常性 八百壮士 上班时间 看了看 圭亚那红树 石膏矿 拉尔夫·贝尔蒙特 感染者 显示屏 Ⱥ洢 职员表 回忆起 仪式性 特殊性 原核细胞 恩威并行 工程系 投资部 直肠癌 青霉菌 谷子陇谷16 山仔水库 占卜术 爆发音 新活力 干部学校 南方周末 玄灵苦修 所以在 内在的 感激之情 助理工程师 Assistant 装甲骑兵孤影再临 多米尼克 蜡光纸 姚文元 江西抚州一中 中国人才 公所村 殖民统治 济南西部新城 劳动英雄 丰富性 人情冷暖 纺锤状 专卖店 恬不知耻 朱永康 两广总督 达隆郡 第三者 phosphate 高级领导人 半导体 更没有 跑垒员 清风明月OL 垫支资本 个人电脑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34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