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因“丰美润泽”而得名。[18]
唐,为冀州之域。虞,属幽州。[18]
夏,丰润属幽州。[18]
商,为孤竹国领地。[19]
周,属燕国。[18] 春秋,属无终国。战国,属燕国。[18]
秦,隶渔阳郡。置右北平郡,丰润及其以西以北地区为右北平郡。[18]
汉,为土垠县、徐无县地,属右北平郡。[18]
三国,属魏国。[18]
晋,改右北平郡为北平郡,丰润属北平郡土垠、徐无二县。后,土垠、徐无二县改属渔阳郡。[18]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废土垠县,设东北道行台。天保八年(557年),设永济务,属徐无县。[19] 后周,省徐无县入无终县,永济务属渔阳郡无终县。[18]
隋初,永济务仍为渔阳郡无终县,大业初年(605年),无终县改为渔阳县。[18]
唐武德二年(619年),属无终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无终县改名玉田县,属河北道蓟州玉田县。[19]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今辖地全部陷于契丹。
辽,属玉田县、蓟州尚武军、景州清安军。[18]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永济务置永济县。大安元年(1209年),更名丰闰县,属蓟州,东南一部仍为石城,属滦州。[19]
元,今辖区地处“腹里”。太宗八年(1236年),升丰闰县为闰州。至元元年(1264年),省丰闰入玉田县。[18] 至元四年(1267年),恢复丰闰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丰闰县改为丰闰署,属大都路蓟州。[19]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闰为润,仍为丰润县,属顺天府蓟州。[18]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改属顺天府遵化州。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永平府。[18] 乾隆八年(1743年),大部分属遵化直隶州,只有东南一部仍为滦州,属永平府。[19]
民国二年(1913年),遵化州、滦州改为县,属渤海道,[18] 分别为丰润县、滦县所属。[19] 民国3年,改为津海道,丰润县属津海道。[18]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销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丰润直隶河北省。[18]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丰润属之。[18] 民国27年(1938年),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明令唐山设市,初称唐山市政府,丰润属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丰润县为晋察冀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联合县,重新建立丰润县,属冀东行署十五专署,国民党占领区属河北省国民党第四专员公署。[19]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党政府在丰润南部建立浭阳县(今丰南区)。[19]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丰润解放,丰润县属冀东行署十五专署。[19]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撤销冀东行署,建立唐山专署,丰润县属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