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1398~1435)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皇长子,生于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大明永乐九年(1411年)被册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地位。大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洪熙帝病逝,朱瞻基即皇帝位,年号宣德。宣德皇帝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子、盛世明君,他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的国力推向了“永宣盛事”的黄金时期,非常值得后人追记。
宣德皇帝在位时,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造办处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金铜佛像。为保证金铜佛像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金铜佛像色泽晶莹而温润,落上“大明宣德年制”为款,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中原地区,迄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类佛像,在材质上不仅有金铜佛、石雕石刻佛、木佛,还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纸制的夹纻佛,其中则以金铜佛、石佛最受后人珍视。唐以前的石佛像艺术价值最高,但因存世有限,市场上非常罕见。明清的金铜佛像就构成了今天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的主体。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独盛一时。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精湛,造型比较优美。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菩萨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名称】:大明宣德款铜漆金释迦牟尼坐像 共2张 大明宣德款铜漆金释迦牟尼坐像
【年代】: 明 宣德
【藏品现状】:现存于世
【藏品尺寸】:通高:28.4cm
此尊佛像为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铜漆金释迦摩尼佛像,莲花台座上镌刻“大明宣德”楷书款识,颇具明宣德朝宫廷造像的艺术风格。释迦摩尼悠然坐于莲花台上螺发规整,肉髻高隆,宽额丰颐,弯眉长目,妙相庄严。佛身着华丽袈裟,衣缘錾刻缠枝花卉纹交相辉映,甚是美观。莲花台座上仰覆莲瓣劲挺饱满,内层莲瓣饰卷草纹样,主瓣间露出下层莲瓣尖角,微微上翘。每一处细节都闪耀着艺术之美的光辉,彰显历史文化的底蕴。绝对是一件收藏潜力巨大而又不可多得的宗教文化类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