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裔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犹太裔波兰人,著名建筑师,911世贸中心重建项目总体规划师,世界资深流浪专家。
1946年生于波兰中部的罗兹,父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1957年举家迁往以色列,1959年定居美国纽约。从小音乐造诣颇高,擅长演奏手风琴。后来立志成为建筑师。
丹尼尔·李布斯金
1990年创立李布斯金工作室,并担任首席设计师。
光之锲——“自由塔”诞生记
2003年2月获选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建筑师。
犹太裔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从小跟随父母四处迁徙,家族中13 位亲人在纳粹大屠杀中丧命。“9·11”恐怖袭击时,他的姐夫正在世贸大厦上班,父亲也在附近的印刷厂工作。2003 年,李布斯金击败7 位强劲对手,成为世贸中心重建总规划师。他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表示:“赢得世贸项目的秘诀,是学会与自身的心理阴影交流。”李布斯金的方案是:在世贸原址构建5 栋高楼,由南至北,一栋高过一栋,呈螺旋形环立,犹如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 光之锲——“自由塔”
如今,7 年多时间过去了,但世贸重建的进程却并不顺利。除了5 号楼已建成外,李布斯金主要负责跟进的“自由塔”仅建了2 层,日本建筑师文彦负责的4 号楼建了4 层,英国设计师诺曼·福斯特和理查德·罗宾逊跟进的2 号楼和3号楼因为资金原因,甚至尚未“破土”。82 岁的文彦曾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世贸重建项目,是我最费心思的项目,也是最让我恼火的项目。”
然而,身为世贸重建总规划师,李布斯金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却没有透露一丝无奈。他充满信心地表示:“你知道吗?目前,每天有4000 名工人在世贸工地工作。今年年底,人数会上升到1 万人。目前,自由塔、4 号楼、世贸纪念公园正在建设中,相信到明年就能建成雏形,另外一个好消息是,3 号楼已经获得投资,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动工。”
对于重建工程的缓慢,李布斯金解释说:“重建过程中,从纽约到新泽西州整个地下铁系统都是正常运行的。我们是在纽约的动脉上建造房子,就像做心脏器官移植手术一样,你既要把器官移植进去,又不能伤害大动脉,这就是重建项目最大的挑战。”
首提"自由塔"概念
在200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李布斯金第一次提出了“自由塔”的概念。
“我们需要一个戏剧性、出乎意料、有灵性的深刻透视,来看待伤害、悲剧与失去的东西。我们需要能带来希望的作品。”李布斯金提出,建造一栋高达1776 英尺(约541 米)的“自由之塔”,这正好与美国建国的年份1776 年相吻合,象征着美国通过《独立宣言》,暗示了美国要在世贸原址上重塑自由信仰的决心。建成之后,“自由之塔”将成为新的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
提案过程
2002 年7月,李布斯金作为最后7名世贸重建总规划师的候选者,被请到纽约,听取各方的意见。此时,纽约人正为要不要在世贸原址重建吵得不可开交。一方面,受难者家属认为这是圣地,不想看到历史被抹杀、被覆盖。另一方面,世贸双塔承租商执意重建,以弥补他们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