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个人对祖国的支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不灭,则中华不灭。爱国,也是守护中华传统文化。

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是从本国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的。它对个人同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爱国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重要规范之一。它要求人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变成自己的行动,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同国际主义相联系,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要求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3]

人类因为生存的需要,形成社会,借助群体的力量方便获取生活资源和获得保护。人们对所生活的族群所提供的舒适、宁静、丰富、优越与安全感产生依恋和荣耀的情感。为了使生产和生活利益得到保障,人们自发地维护这个族群的完整性。这就是最朴素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7]

爱国主义应当是自发的,源于基本的利益观和良知,它仿佛融化在人们的血液中,无法根本清除。由于每个人都具有这种潜能,这是一股强劲的力量。[6]

爱国主义有消极的一面。由于“什么才是爱国”人人看法不同,所以爱国一词显得颇为主观,因此人们对“爱国”行为的定义极具争议。当中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有政客把爱国主义当作是攻击对手的手段之一,指控对方是不爱国的人。也有人尝试把爱国标准化、表现单一化;其中安布罗斯·比尔斯称“爱国主义是一堆易燃的垃圾, 任何想照亮自己名字的人只要朝它丢根火柴就可以了。”18世纪的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把爱国主义视为:“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们最后的藏身之地”。这被另一些人认为是歪曲了爱国主义的本质--不止把爱国变成了一种盲目的信仰,这些行为更无助民主的发展,因为社会的精力都虚耗于爱国的争论之中。

相关查询: 爱国主义 patriotism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传统文化
最新查询:爱国主义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276秒 内存2.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