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增泉(193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9年入伍后历任集团军政委、总装备部副政委等职,授中将军衔。其军旅生涯与军事实践经验为本书的战略视角提供了现实基础。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和高级将领,他在军政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权威刊物。
全书围绕三大核心命题展开:
政权存续:通过《巴格达的陷落》等篇章分析帝国兴衰的内在逻辑
国家统一:以《秦皇驰道》为例探讨疆域整合与分裂危机
战争规律:在《长平之战》等文中揭示军事决策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书中拒绝虚构叙事,直指历史事件对当代的警示意义,提出“历史即生存或死亡”的命题[1] 。
书籍分为五大板块:
血泊中沉浮的帝国
一望河山苍茫
天下战事昨夜看
缘何名将多寂寞
看我行读天下
具体篇章包含《彭大将军》《成吉思汗谜团》《恺撒之死》等30篇文章。
军事视角:运用将领特有的战略思维解析历史事件,如对比冷兵器与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形态[1]
多维分析:将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纳入军事决策研究,揭示战争胜负的综合因素
史料运用:通过对比《史记》与《汉书》记载差异,还原长平之战的战术细节[1]
军事学者陈学科指出,该书“以学术化视角解构历史事件”,其价值在于:
建立军事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框架
提供当代国防建设的史鉴维度
突破战争文学重叙事轻分析的创作惯性[1]
作品被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公共图书馆及多所高校图书馆收录为军事历史类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