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栖息于位于砂质底峡道的礁石外侧斜坡上岩石的露头或裂缝附近。
亦常见于外围礁石较深的区段,大约 20 到60 米深。[2] 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主食,喜独居,偶见小群聚集。
中文名:史氏金翅雀鲷 [1] 史氏金翅雀鲷
学名:Chrysiptera starcki
种属:海水鱼类,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
分布:澳大利亚、台湾、琉球群岛水域
体长:最长可达7厘米 共5张 史氏金翅雀鲷图册
体色鲜艳,其亮丽的体色使它成为水族箱内令人注目的焦点。
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最小水族箱尺寸:130升
可以投喂浮游生物和藻类。
从西南太平洋的北澳洲、汤加海域到南部日本,水深15-60米的珊瑚礁区域都可以发现这类小鱼。因为一般雀鲷无法到达它们生活的深度,它们被称为深水魔或深海魔。受到捕捞困难的影响,它们的价格在雀鲷中位居前沿。而且目前还没有人工繁育的记录,于是更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3]
在国内我们很少能见到这种小雀鲷,它们可能是蓝色雀鲷中最美的,看上去更象是一条金背小神仙。如果饲养的得好,它们身体上的蓝色会散发出梦幻般的光彩。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这种鱼点缀在巨大的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如果水体小于150L很难养育成功。它们不怕冷,即便水温低到15℃也照样能存活,但如果水温长期高过26℃,它们会退色,而且失去身体上梦幻一样的光彩。在水温高过30℃时它们很容易死亡。因此,夏季饲养要增加降温设备。[3]
很多人都在努力地研究怎样繁育这种小鱼,目前并没有突破性进展。可能和生活的水深有关系,它们在水族箱中很少发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