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司空见惯”。[1]

诗人刘禹锡(772一842年)出身书香门第,深受家风影响,政治上主张革新。他中进士后,在京当着监察御史,参与了王叔文发起的“永贞革新”(805年)。这次革新只坚持了七个月即告失败。革新失败后,革新派被贬斥,刘禹锡被赶出京城。827年,刘禹锡回到东都洛阳,结束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外放生涯。此时的刘禹锡已年过半百,却不见暮年衰弱迹象,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血性和斗志。次年春,他故地重游,看着“荡然无复一树”、荒草摇曳的玄都观,作诗旧事重提:“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果然又一次触怒政敌,于大和五年(831)十月,第三次离京出任苏州刺史。[5] 当时苏州发生了严重水灾,他开仓赈饥、免赋减役,深受民众的爱戴。民众把他与韦应物、白居易并称,赞之为“苏州三贤”,还建有“三贤堂”呢![2]

就在苏州刺史任内,他与曾任司空的李绅交好。李绅邀他去饮酒,还请了歌妓即席作陪。刘禹锡有所感而作诗一首,其中有这样四句:“高髻云鬟官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意思是说,李司空对歌妓作陪这样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了,不觉得奇怪,我刘禹锡对此却有断肠刻骨之痛。据传,李绅为了表明自己并非迷恋女色,不久要将歌妓送给刘禹锡,刘禹锡婉谢了。[2]

李绅《悯农》诗传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事发生在史称“永贞革新”和“元和之治”(805-820年)时期,“司空见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足以证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那样委靡不振了。[2]

当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也对歌妓作陪这样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不觉得奇怪时,足以证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委靡不振。而在社会,老人摔倒没有人扶、行人随意闯红灯、垃圾随手丢地上等一系列不正常的事物逐渐被人们“司空见惯”时,应当警醒,无论一件事物是否被大众“司空见惯”,人们都不应该随波逐流。[2] [3]

成文用法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4]

运用示例

宋·苏轼《满庭芳》:“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4]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幸亏洋提督早已司空见惯,看他磕头,昂不为礼。”[4]

现代·梁实秋《西雅图杂记·社会不安》:“报纸登载了好几次抢当地银行的新闻,用小字登在重要的版面上,寥寥三二十字,显然这是司空见惯引不起大家注意的事。”[4]

现代·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4]

相关查询: 司空见惯
最新查询:欢喜岭 一片痴心 传奇色彩 pssrsr 能效标准标识与绿色照明 盐东镇 水力部 叠层石 目空一切 往下走 暗通款曲 地方性 唱出来 日本鲍 %E8%B6%85%E5%A4%96%E5%B7%AE 东柏林 俄克拉何马 Խ 日本经济 铁铵矾 reaction ķ 老朋友 Prismmy Late Pass 一样在 Suitable Boundary 法制建设 乌托邦 thron-shrub 铜仁市 Insider optical 硬橡皮 广域网 一事无成 党风建设 Nabataean Tatooine 居美朗吉印章 天鹰侠 地下铁道供电学 清朝传统服饰 出口处 ֭ 九阳草 看医生 不规律 健步如飞 波罗的海 Operator Please 炖牛舌尾 没多久 Ԭұ 庞华清 真人真事 研究所 人民共和国 神奈川县 坡面防护 潇湘芙蓉 跌当端 莱昂纳多 白领拳手太郎 麻孜·阿布 launching 寻人启事 兴妖作怪 补助费 PuccaRacing 酸辣萝卜包心菜 波利尼西亚 斯螽 C.Lapworth 旋塞 原始部落 年糕炒雪菜 Hampton 司空见惯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560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