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奥·卜劳恩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Untergettengrün)。卜劳恩的父亲保罗出生于一个磨坊主家庭,服过12年兵役,之后在边境海关工作;卜劳恩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父亲是个温和、冷静、喜欢沉思的人。他从不用伤害他人的办法来谋私利,对名利看得淡泊。保罗·奥泽尔非常热爱自已的祖国,并把这一优秀品质传给了儿子。他还带着儿子穿越森林和田野,欣赏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德国底层人民生活艰辛。这一切深深地烙在了卜劳恩的脑海里。成为大画家的卜劳恩后来深情的回忆,是父亲给了他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的观察力和对祖国人民深挚的爱。
卜劳恩的母亲性格开朗活泼,她在生活中寻求独立,总是设法以不多的家庭收入,尽可能地使她的孩子们有一个好住处。在那样的时代和处境里,她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主妇。不过她也把耳背的毛病传给卜劳恩,使得这一位大画家一生中听力一直很差,尤其在得感冒后。每当这时,卜劳恩就不愿与人交往。不过即使这样,他在与人谈话时绝不会因为听力差而思路紊乱或有一些无礼的举动。翁特盖滕格林屯是个美丽的屯庄,屯旁的小溪潺潺流淌,周围有森林和草地,原野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卜劳恩在这儿度过了他幸福的童年。
1907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普劳恩市(Plauen)。在普劳恩市读书的那些年,卜劳恩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公立学校的课程。从12岁到14岁时,卜劳恩将听到和读到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描绘下来。遗憾的是,这些最初的艺术品在卜劳恩经历了二战后遗失了。 埃·奥·卜劳恩
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卜劳恩没能上文理中学,而去当了一个钳工。三年艰辛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追求。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Knigliche Akademie für graphische Künste und Buchgewerbe)求学之路。
1921年至1926在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的这五年中,前两年卜劳恩边打工边求学。19岁时,卜劳恩的作品首次在普劳恩市的画展上亮相,获得了高度评价。从此他开始参加各类的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频频出现在报刊上。在莱比锡绘画学院的五年中,卜劳恩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他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戏剧家和出版家,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卜劳恩和他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