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面积16.8平方公里,场部设在獐山岭南麓的龙门前村庄附近,距县城34公里。全场总人口数637人,林区公路31.5公里。这里苍山林海,松青竹翠,沃土良田,四季如春,芳香袭人,故人们称它为“芳山”。
1959年11月建场,原名国营分宜县高岚综合垦殖场,场址在下布。1969年12月迁龙门前。1970年5月,宜春地区军管会接管,改名为宜春地区操场农场(劳改农场)翻号为705。1972年12月农场撤迁,归属分宜县,1973年1月更名国营分宜县芳山林场。
建场以来,芳山林场的经营范围,按照1962年宜春地区农林垦殖局调查设计大队的调查设计资料和建场管理范围协议书的规定范围,初期山林面积为3240公顷,后因文化大革命等原因,靠西瓜田、福隆庙、龙埚里的大片荒山被操场乡有关大队自行经营。至70年代初期,全场的山林面积为2333.3公顷。直至1976年,经时任党委书记的李岳华同志与操场乡上松大队和牛泥塘大队协商,又将上松至乌泥塘公路以东的荒山要回,后来在林业三定工作中,操场乡的石塘村和杨桥乡的文江村又分别将张山岭、磊山壁和朱家里一带的荒山收回,面积为921公顷,经林业三定后,芳山林场的山林核定面积为1412.2公顷,并全部成材,得以稳定。1998年以后,将大部分荒山荒地退耕还林,至2005年芳山林场实有林业用地面积1447公顷,总的经营管理面积1603公顷,即24045亩。
芳山林场下设马井分场、下布分场、银珠岭分场、廖家山分场、龙门前分场等5个分场。
国营分宜县芳山林场。
1、国有林场的数量1个。
2、管理体制:县属正科级。性质系县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营林林场。
3、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主要以营林为主。造林林种有杉树、湿地松、马尾松为主要树种。
4、人员与社会保障。芳山林场现有职工357人,其中有退休职工153人,进入了分宜县社保局养老保险。
5、生产经营状况:运转正常。2010年全场林业产业产值336万元,年木材产量1700立方米(含雪压材),松脂64吨。
6、改革发展情况:依照上级精神,正在寻求改革发展之路。提升我场的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和水平。
芳山林场位于分宜县的最北部的低丘地位,北面与宜春市的上高县接壤,东、南、西三面与本县的操场乡和杨桥镇相邻。地理坐标为北纬28.40度,东径114.30度。
以风背岭为最高山脉,海拔316.8米。水系在东北面银珠岭岭上有一旺泉水为源头的小溪至小江边河流,西面有石塘村大布里山洞清泉小溪至小江边河流汇集。地下阴河以两旺清泉为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