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城市规划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 共20张 广州城市规划
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共34张 广州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所谓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所谓城市建设是指政府主体根据规划的内容,有计划地实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园林绿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将城市规划的相关部署切实实现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2014年,北京通过《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来反思和调整北京建设和管理的理念。明确战略定位、调整和疏解非核心功能、提高建设的质量、治理大气污染、提高管理水平,这些都会贯彻到这次总规修改中。
2015年2月28日,《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批前公示阶段,目前已提交到住建部,将由该部提交到国务院审批。在这份规划里,明确提出了“2020年,厦门市常住人口规模500万人,全市城市建设用地440平方公里”。
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城市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按照此标准,到2020年,厦门将步入“特大城市”行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