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汇基础释义为"通过肢体或工具延伸实现物理接触",具体包含两个维度:空间可达性(如"书架顶层够得着")与抽象达成性(如"目标够得着")[2] 。核心语义框架包含以下要素:
主体具备物理延伸能力
存在明确的目标对象
主体与对象间存在可跨越的空间距离
通过动作实施建立实体接触
在语义演变中,逐渐延伸出"可触摸到、达到"的具体含义,主要使用场景集中在具体物理接触领域[1] 。
作为典型动补结构,其构成要素具有固定语法功能:
"够":核心动词,表示动作基础
"得":补语标记,连接动补成分
"着":结果补语,实现动作目标
该结构遵循汉语动补短语的普遍规律,不可拆分或调换语序。在句子中常充当谓语成分,如"孩子够得着电灯开关"[2] 。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相关联的构词网络:
同素词族:够不上、够得到、够不着[2]
近义结构:触手可及、力所能及
反义表达:望尘莫及、鞭长莫及
方言变体:勾得到(吴语)、够到(北方口语)
特别需要区分"够得着"与"够得上"的语义差异:前者强调物理可达性("树枝够得着屋檐"),后者侧重标准符合度("水平够得上职称")[1] 。
实际语用中呈现以下典型特征:
肯定句式:主体+够得着+对象('我够得着衣柜顶部')
否定转换:主体+够不着+对象('儿童够不着门把手')
疑问形态:主体+够得着+对象+吗('你够得着天花板吗')
时态表达:通过助词'了'体现完成态('终于够得着篮筐了')[2]
常见搭配对象包括:
空间实体:高处物品、远处物体
抽象概念:目标、标准、要求
工具延伸:梯子、竿子等辅助器械
在国际语言词典体系中收录情况:
英语:within reach / in reach
韩语:충분하다
日语:届く(とどく)
法语:à portée de main
德语:in Reichweite
其中英语'within reach'与本词的空间语义最为契合,而韩语译法侧重表达'充足性'的抽象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