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语使用42个拉丁字母,其中有14个元音字母,27个辅音字母,及1个双字母,部分字母附加符号。方言则有三大方言:中捷方言、哈纳方言及莱赫方言,以及一个摩拉维亚过渡方言区。捷克标准语以中捷方言为基础。音位有35个,包含10个元音与25个辅音,而辅音中有3个可充做元音的成节辅音:M,L,R。重音则固定落在第一音节。词法尚保有呼格。
历史上,捷克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都发展很快,使现代捷克语成为斯拉夫族中离共同斯拉夫语最远的语言。最早的捷克语文字记录,见于11、12世纪波希米亚地区拉丁文手抄本上的零星注释。14世纪开始有捷克文书写的历史、哲学、法学和文学著作。现代捷克语使用26个拉丁字母,其中字母组合ch在捷克语中是一个字母,表示音位x;q、x、w用于外来词,g主要用于外来词;使用一个软音符号(ν)和两个长音符号(’)和(°)。
捷克语有5个元音,每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长元音(a:/a;ɛ:/ɛ;o:/o;;i:/i;u:/u);有25个辅音,其中喉擦音有 ch [x]和h [ɦ](来源于共同斯拉夫语的ɡ)之分,颤音有r [r]和[r唗]之分;词重音落在第一音节上。
不过,捷克语还有颚化元音[ç]/[ʎ]。
捷克语的字母Ť/ť、Ď/ď、Ňň只读[c]、[ɟ]、[ɲ],不读[tɕ]和[dʑ]。
捷克语难学的原因之一,是捷克语有很多独特的发音。有不少外国人,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捷克语的生字,如:“zmrzl”、“ztvrdl”、“scvrnkl”、“čtvrthrst”,会因为词语中一个元音也没有而感到苦恼。然而,其实这些词语都有元音的:因为在捷克语中,“l”和“r”可以同时担当元音和子音的角色。这种现象,语言学上称之为“自鸣音”。同样的现象,亦出现于梵语的-l、-r、-h,英语的-le(例:“bottle”),和闽南语的ng韵母(例:「砖」chng)等。另一方面,捷克语还有一个独特的辅音:“/ɦ/”,很多外国人都不能发这个音。有些舌颤音,中国人很难发出,请教过翻译(捷克人),他说,其实即使捷克人发音也是很不标准的,所以不必担心。